• 40阅读
  • 0回复

可观的潜力——山西省节煤工作一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7
第5版()
专栏:经济工作札记

可观的潜力
——山西省节煤工作一瞥
以往耗煤很高的山西省,去年节约标准煤144万吨,今年上半年节能又有新的进展。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与一些耗能低的先进省、市相比,山西省在节能方面仍有相当差距,大有潜力可挖。
据有关部门统计,山西省年耗煤达4,000多万吨,亿元工业产值能耗高达19.45万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倍,比北京市高3.93倍。山西一些单项耗能指标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度电煤耗为482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克,仅此一项一年多烧40万吨煤。太原钢铁公司炼钢可比能耗1.504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21吨,居全国十大钢铁企业的第八位。在23个省、市印染行业能耗评比中,山西省落在最后。
差距就是潜力,山西省在节能工作上是大有文章可作的。要搞好节能工作,首先要端正指导思想,破除身在煤乡多烧点没啥的想法。不错,山西省比一般缺煤省来说,煤炭资源丰富。但优越的条件,只能增强对国家多作贡献的责任感,更好地节省煤炭资源,不能因此而浪费。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又是一次资源,挖一点,少一点。当前,我国有一些地区比较缺煤,使部分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作用。煤乡山西努力开发煤炭资源、节约煤炭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搞好节约用煤要从加强管理抓起。前两年,山西省一些单位和部门用煤无计量,消耗无定额,浪费十分严重。例如有一个工厂,平整场地时,院内堆放的近50吨煤炭竟被推土机一推,填了坑。一些企业管理不严,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的单位煤炭进厂凭单据,耗费多少无人记载,上报表格靠估计。自去年以来,全省节能工作有所加强,一些企业内部实行计划供应,定量包干,超额加价的制度,情况开始有了变化。山西省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作,逐步做到象管粮食一样,把能源的供应、使用管理好,并制定先进的合理的能源定额,按产品定额分配燃料,对企业采取能源包干,严格考核的办法,就能鼓励上进,鞭策落后。
要重视抓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山西省现有工业锅炉8,000多台,其中有2,700多台亟待更新,有些还是三四十年以前的老古董,效率低,能耗大,早应淘汰。近两年该省对耗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是有效果的。代县酒厂的锅炉经过改造,热效率提高11%以上。忻县地区玻璃厂改造了窑炉,产量翻了一番,煤耗下降44.2%,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可见技术改造的威力很大。
发展煤炭的洗选加工,可以为社会节能创造条件。山西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而洗选能力只占全国的7%,入洗原煤量只有550万吨,仅占全省统配矿产量的8.4%。由于入洗比重小,加工程度低,好煤和煤矸石等混在一起,不仅增加了铁路运输的压力,而且影响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有计划地建设洗煤厂,提高入洗比重,既可节省运力,又能为外省节能创造条件。
本报记者 刘燮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