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建立中国化的国民生产综合指标体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8
第5版()
专栏:

建立中国化的国民生产综合指标体系
钱伯海 黄良文 翁礼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对国民生产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应有这样的要求。
科学指标是科学分析的基础。在我国,用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一是总产值,一是净产值,通常以总产值为主。总产值存在原材料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很难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所以有人主张以净产值代替总产值作为主要指标。实际上,与总产值、净产值相对应的还有最终产值指标。从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说,最终产值指标有其独到的作用。我们建议建立以最终产值为主的与总产值、净产值相结合的国民生产综合指标体系。
最终产值是社会最终产品的完全价值
最终产品是与中间产品相对而言。中间产品是指本期生产而又被加工耗用的产品,如各种被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最终产品则是指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的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曾多次提出最终产品这一经济范畴。而最终产值指的则是最终产品的完全价值。所以,最终产值也就是社会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以后的产品价值。最终产值这个指标对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国民经济计划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最终产值与总产值、净产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相互补充的国民经济生产综合指标体系。从统计制度来说,世界上存在东西方两大核算体系,东方体系只对物质生产部门计算产值,西方体系对所有取得收入的部门(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都计算产值。但东西方都有上述三个指标,不过用辞不同,内容涵义有的也有些出入。
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和全部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用“工厂法”计算,各工厂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被其他工厂加工为其他产品,都要按全价计算,所有工厂的总产值相加得到的工业总产值,必然包括工厂间被加工耗用的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而且,社会分工愈细,重复程度就愈大。赵紫阳同志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计划体制方面,要解决计划指标体系的问题,以总产值为主要指标,弊病很大,不利于降低消耗,降低成本,不利于采用新技术。”
最终产值和净产值一样,排除了原材料等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但二者又有差别。在净产值中只包括本期生产的一部分固定资产价值,或者说,只包括用新投资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而最终产值则包括本期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价值,它既包括新投资购置的固定资产,也包括用折旧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用不同来源的资金——新投资或折旧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很难直接区分的,而且折旧费和新投资又常常结合使用。最终产值正好完整地反映了这方面的物质内容,体现了很大的优越性。
应该指出,产值指标是产品生产数量的价值指标,应该是生产多少,统计多少,不能因为购置资金来源不同而肯定或否定其为本期生产的产品。因此,从全面计算本期生产的最终成果,综合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说,最终产值要优于总产值和净产值。
最终产值最适宜于国际间的对比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日益发展,统计指标的国际对比愈来愈显得重要。总产值由于包含着中间产品的程度不同的重复计算,不适宜作国际之间的比较。净产值扣除了所有转移的价值,照理可以作国际对比之用,但东西方不仅对服务是否提供净产值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对净产值与国民收入的关系也有不同的理解。东方体系认为各部门净产值的总和就是国民收入,西方体系则认为各部门净产值之和不等于国民收入,只有其中构成个人收入的才算是国民收入。他们规定:
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等=国民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要用我国的国民收入指标与西方国家的国民收入指标对比,必须进行两方面的调整和换算。一个是调整服务价值,将我国的国民收入加上我国的服务价值,或者将西方的国民收入扣除他们的服务价值;另一个是调整间接税(间接税主要指商品销售税),将我国的国民收入扣除间接税,或者将西方的国民收入加上间接税。不仅换算工作比较麻烦,而且西方国家并不以国民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如果把最终产值指标用于国际对比,只需要通过一次换算,即将我国的最终产值加上服务增加值,就相当于西方的国民生产总值,或者把西方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其中的服务增加值,就得到相应的最终产值。我们曾利用美国发表的有关材料,就美国1950——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逐项扣除它的服务价值,求出美国1950——1980年的最终产值;又将包括服务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相应的扣除服务的最终产值对比,得到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因包括服务价值在内的夸大比率。由于服务比重的不断增加,这个夸大比率也呈逐年增大的趋势。1950年为34%,1980年达到48%。有了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及上述的夸大比率,可以推算其按东方口径计算的最终产值。例如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81年为29,377亿美元,夸大比率约为48%,则该年美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即最终产值应为:29,377÷(1+48%)=19,849亿美元。
服务部门要否计算产值,在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主张算,有的主张不算,有的主张部分算、部分不算。这正是生产劳动的宽、窄、中三派观点的具体表现。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是作为就业人数众多、品类十分复杂、而比重又不断上升的服务部门,借助于服务价值指标,反映服务部门的活动总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国民经济管理和国际经济对比,将提供很大的方便。如果有了最终产值,又有了相应的服务价值指标,则随时可以相加,得到可与西方对比的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以便进行国际经济的对比分析。
产值指标的历史回顾
产值指标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早期社会产值的计算主要出于学术上的兴趣和研究上的需要,作为统计制度建设来说,产值指标的实际计算则是晚近百余年的事情。
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都采用总产值指标。瑞典最早,在1830年,美国在1850年,其他许多国家,包括英国、德国、加拿大、俄国等,都相继采用总产值指标。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又陆续改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指标。美国最早,于1932年正式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指标,英国稍迟,于1938年采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指标。
资本主义国家由以总产值为主过渡到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主,这是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实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相联系的。各国编制国民经济帐户,都以国民生产总值为基础。可见,最终产值在国民经济管理上具有它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十年以前,我们接受国家计委的委托,研究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统计问题。在研究报告中,我们曾经提出我国应该建立以最终产值为主的与总产值、净产值相结合的指标体系的建议,得到有关方面的关心和重视。事隔十年,由于形势发展,特别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的精神,我们愈来愈感到这个建议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既必要又可行。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有的同志一度认为总产值、净产值是社会主义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是资本主义指标。这是一种误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提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作为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目标,达到小康水平。国家统计局和许多省市的统计部门,分别计算了全国和有关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以最终产值为主的国民生产综合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管理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而且可使指标体系具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
任何指标都不是万能的,应该用其长,避其短,相互补充,结合运用。我们建议以最终产值为主,仅仅是指用最终产值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计算某些比例关系。至于其他方面,如研究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关系,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关系和积累消费的比例关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等,仍应分别以总产值或净产值指标为主。至于一些分析指标,如劳动生产率、产值利润率、资金周转系数等,宜采用哪个产值指标,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终产值按分配要素法计算,只是净产值加上折旧费。因此,在我国计算各部门净产值的基础上,计算最终产值是比较方便的。问题是人们对最终产值指标还比较生疏,了解不多,因此,对它的涵义、内容和作用,需要作比较广泛的宣传和介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