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学校与社会合作培养人才——记加拿大的“合作教育”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1
第7版()
专栏:加拿大通讯

学校与社会合作培养人才
——记加拿大的“合作教育”制度
陈建华 顾耀铭
不久前,我们访问了加拿大的一些学校,看到合作教育制度很流行,不仅在一些高等院校,而且在不少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都在试行。所谓合作教育制度,就是学校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据统计,目前加拿大共有15所学院和21所综合大学的2万多名学生接受这种方式的教育。加拿大还专门设立了合作教育理事会,研究如何发展和完善这种教育制度。
滑铁卢大学是加拿大最早试行“合作教育”的大学。从1957年这所大学的工程学院开始试行合作教育制以后,目前已推广到艺术、经济、数学和环境等7个学院的35个专业。
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有两种学期:一种是在校学习的学期,另一种是在实际工作单位工作的学期。学校规定每个学生要经历4个至6个工作学期(每个工作学期为4个月)。为了弥补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他们的总学期要比普通学生多一年或一年半。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可以事先提出希望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以便于学校更好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学期。
每个工作学期前,学校的合作教育协调部向学生介绍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对口单位。然后,由协调部负责同这些单位联系,介绍学生的要求和基本情况(学历、特长、成绩),让这些单位根据他们的需要挑选学生。现在滑铁卢大学已同1,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建立了固定的联系。
协调部在为学生安排工作学期时依据三个原则:一是工作单位必须同专业对口,并尽可能与每学期的教学进度相配合;二是具备供学生学习的条件;三是学生在工作单位要参加实际工作,并享有报酬。学校要求工作单位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学校也派出协调员定期到各单位去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工作学期结束时,工作单位要按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表现写出评语,学生要写出学习总结报告。学校最后综合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给予最后的成绩评定。这个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能否按期毕业或取得学位有着重要作用。
加拿大从开始试行这种教育制度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有不少优点,因此受到学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学生通过工作学期的实践,不仅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进一步得到补充。尤其是一些学习工程、建筑、经济管理的学生在工作中扩大了同社会的接触,开阔了眼界,更容易发现自己在知识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弱点。在舍布鲁克大学,不少接受合作教育的工程系学生,由于在工作学期中掌握了相当经验,因而三年后即可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不必经过见习阶段即可取得工程师资格。此外,学生通过工作,可以得到一笔收入。这既可以使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学费问题,也可以增强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学校方面来说,也有好处,一是使学校与社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学生工作学期结束后回到学校,可以带回许多有关新技术和工业、企业活动的最新情况以及遇到的各种急待解决的问题,促使课堂教学更为切合实际。再是学校分批把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送到工作单位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师、校舍和实验室,扩大招生名额。
企事业单位在与学校进行合作教育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少花钱找到一批年轻力强的临时工,而且借此扩大本单位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实际接触中考察学生的能力,从中挑选所需要的人才。
这种将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当前很适应加拿大一部分青年学生的要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大学教育方式,要求更加“务实”。特别是随着加拿大失业问题日趋严重,学生考虑得更多的是毕业后能尽快找到一个“饭碗”。这也是要求报考合作教育的人数增加,以及在不少中学也开始试行这种制度的一个原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