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建设一个好乡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3
第2版()
专栏:

建设一个好乡风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天发表的定县农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的消息,使我们从一个县的实例中,看到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令人高兴。
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欣欣向荣,农村的社会秩序也从根本上结束了十年动乱时期的混乱局面,社会风气一般都有好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少地方,封建迷信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仍在污染着农村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以解决。定县原是十年动乱中的“重灾县”,这几年县领导机关通过普训党员、在群众中开展法制教育和评选“遵纪守法户”等活动,有效地刹住了迷信、赌博和偷盗等歪风邪气,树立了一个较好的乡风。定县的实践说明,只要切实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即使是十年动乱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同样可以争取农村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对此缺乏信心是没有根据的。
不少同志一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往往只强调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这些当然是对的,但不全面。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一个好乡风,使农村社会秩序安定,刑事犯罪事件显著减少,封建迷信、赌博等恶习陋俗受到有效的制止和普遍的鄙视,每个劳动者都能遵纪守法,热爱劳动,互相关心和帮助。这种社会主义农村的新乡风,必能更加激发起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
定县的经验还启示我们:建设新乡风,关键在搞好党风,党风好了,广大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就能影响周围的群众,带出好的乡风。建设乡风的工作,还要适应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的新情况,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千家万户,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工作更深入细致,扎扎实实,避免一般化和形式主义,不能光是在大会上发一般化的号召,具体工作不跟上去。那样只能“水过地皮湿”,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乡风建设目前仍然是农村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全国出现了不少象定县这样工作抓得好的县,也有不少地方至今进展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还没有解决好“两手抓”的指导思想问题。党在农村的工作,必须实行“两手抓”的方针,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项重要任务。有些同志把精神文明建设看成是“软任务”,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不那么下力气去抓,这种指导思想显然是不正确的。
古人说:“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个道理古今皆宜。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倡“五讲四美”。要建设一个经济上繁荣的乡村,就要移旧风、易陋俗,建设一个好乡风。八亿农民在生活上不断得到改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主义在农村的阵地就会日益巩固。一些由穷变富地区的农民说:“党给了我们劳动致富的好政策,还得加上乡里有个好乡风,家家户户有个好门风。这样,才能保证往后的光景越来越好。”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总结了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是很能给人启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