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改变群众“买衣难”、“做衣难”的局面 纺织工业部决定多种方式发展服装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3
第2版()
专栏:

改变群众“买衣难”、“做衣难”的局面
纺织工业部决定多种方式发展服装业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吴复民)消费者已不满足于买到称心的面料,更欢迎现成的服装。这是我国纺织界人士从全国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得到的重要信息。根据这个情况,纺织工业部最近决定在大力发展纺织品花色品种的同时,同各有关部门结合,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发展服装生产,并下功夫培训各方面的设计人才,以改变我国群众“买衣难”、“做衣难”的局面。
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这次纺织新产品展销会,共展销一万多种纺织新产品。然而,在一个月的展销中,销售金额占第一、第二位的并不是棉、毛、丝、绸等纺织品面料,而是以成衣为主的各类针织品和服装。许多绚丽多彩的面料,人们虽然爱不释手,但因为“做衣难”,惋惜地放弃了购买的打算。有些省市较早地预见到群众这种心理,抓了纺织面料和服装制作的结合,赢得了主动。如上海市纺织局和一些名牌服装商店结合,精选面料,精心设计,精巧制作,把各种漂亮的面料制成造型优美的服装拿来展销。吸引了大批顾客。结果,上海一地的销售金额,在展销会上占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许多纺织行家因此称赞上海纺织业“走了一着妙棋”。
这次展销会的事实还表明,有了好的面料,还需要有好的服装款式吸引消费者,才能取得“知音”,从而指导消费,推动消费。丹东色织布厂用纯涤纶网络丝织造的网络呢赶制出套裙和套服样品显示了这种面料的优点,很快销售一空。有些省、市的销售柜台,聪明的经营人员把面料赶制成服装穿在身上,结果他们穿什么,顾客就要求买什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学习和文化生活占据了人们的业余时间,也由于新颖的纺织面料层出不穷,群众对服装制作技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把“做衣穿”变成“买衣穿”。把面料变成服装,使同样的原料产生更大的价值,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富裕的国家,是一条发展纺织品生产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衣着用布中做成服装出售的占到80%到90%,我国只有15%到20%。
为顺乎潮流,发展服装业,纺织工业部最近提出了三条意见:有条件的纺织印染厂,可以实行纺纱、织布、印染、服装“一条龙”;采用灵活的形式主动同轻工、商业、外贸的服装厂、店联合发展服装生产;同轻工、商业、外贸的服装行业订立面料供应合同,建立固定的供应关系,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纺织品变成群众喜爱的美观、大方、新颖的服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