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常州市同京津沪宁大专院校协作 建立生产科研教学联合体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3
第3版()
专栏:

常州市同京津沪宁大专院校协作
建立生产科研教学联合体初见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汪祖其、记者朱维群报道:常州市在同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广泛开展科技协作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又同11所院校签订协议,建立生产、科研、教学联合体,由单项协作进入全面、长期、稳定协作的新阶段。
常州市领导十分重视科技协作对工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他们认为,“工厂靠产品,产品靠翻新,翻新靠科技,科技靠人才”,单纯依靠常州本身的科技队伍不能适应需要。为了使常州较快完成从生产型工业向科技—生产型工业的转化,尽可能广泛地开辟智力来源。市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领各工业系统的领导同志,到京津沪宁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访问挂钩,先后与170多个单位建立科技协作关系,签订了一批协作项目。去年这个市实现科研、革新5,463项,比1981年增长11.8%,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经过一年实践,常州工业从联合体获得三方面好处。
一、吸收新技术有稳定来源。院校的科研人员优先研究输送常州急需的技术,使之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
二、克服技术难点有得力后盾。通过协作,解决了电器运转不平衡等靠常州自身力量难以较快解决的技术关键。
三、培养技术人员有可靠阵地。从去年起,常州每年选拔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200名左右到挂钩院校进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