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台湾财政连年出现巨大赤字 “财政部长”施出理财“绝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4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台湾财政连年出现巨大赤字
“财政部长”施出理财“绝招”
本报讯 八十年代以来,台湾财政连年出现赤字。1981年度(1980年7月至1981年6月),赤字近90亿元(台币,下同),1982年度赤字为200余亿元,1983年度猛增为527亿元,1984年度总预算,虽然采取紧缩方针,预计赤字仍有304.5亿元。据台湾财政当局有关人员估计,由于整个经济短期内难见复苏,1984年度的预算执行中,税收短差可能超过1983年度,高达420亿元。赤字将大大超过预算数。
台湾的财政为何连年赤字?一方面受国际经济衰退影响,工商业普遍萧条,增长率持续下降。1979年从1978年的高峰13.9%下降到8.1%,1980年下降到6.6%,1981年下降到5%,1982年更下降到3.76%。1980年倒闭的公司行号5千余家,至1982年倒闭的公司行号竟增至5万余家。由于经济不景气,税收严重短绌,使财政收入大受影响。另方面台湾当局恶化台湾海峡的气氛,增加了军事开支,1982年仅向美国购买武器达6亿美元,1983年度将增至8亿美元。这是台湾财政的沉重负担。
一年多前由“财政厅长”一跃而为“财政部长”的徐立德,面临税收锐减,财政困难,不断施出绝招。
1983年春节前,当局出动四五百名税务员,在台北市卖年货的商店,从开市到打烊,轮班站岗征税,在柜台旁监视每一顾客都要开发票。“站岗”监视的结果,据报道,开统一发票的张数比1982年同期增加447%,增加金额为68.8%。台湾舆论认为,搞财政搞到要派人站岗监视抽税,使人想到明朝万历神宗时的“太监监税”,“通都大邑,皆有税监”。
接着,整顿小商号小商贩,许多小饮食业者,在接到一加就是三四十倍的税单后,叫苦连天,有不少因无法支持而关门大吉。
又一个绝招是增加捐税。台湾当局已宣布从1984年7月1日开始提高规费收费,增长幅度最高达十倍;4月28日又通过提高所有“罚金”二倍至十二倍。1984年度预算规费及罚款收入为189亿元,比1983年度增加55.8%,还拟在各地的房屋税、地价税和土地增值税中,将附加15%—30%的都市建设捐。至于关税的调整,亦正在酝酿中。
 (王家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