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敌后记事》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4
第7版()
专栏:

《敌后记事》序
项南
离开苏北大平原,已经三十多年了。看了《敌后记事》,使我马上又象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我和陈允豪这些来自乌烟瘴气的大后方和日寇占领下的沦陷区的青年,刚进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时候,都还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幼稚,但热情,向往革命,富于幻想,好象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对根据地的一切事物,都有一种新鲜的、甚至是新奇的感觉。《敌后记事》真实地反映了四十年代根据地青年的战地生活,抒发了一个刚进入革命行列的青年的思想感情。不管是老战士还是青年人,读起这本小册子来,都是饶有兴味的。
现在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比起我们那个时候来,懂得的现代知识要多得多,议论的问题也活跃得多,但对于自己的祖国是在怎样一种废墟上崛起的,对于自己的父兄又是在什么困难条件下战斗过来的,就不一定知道得很多了。当时在根据地里妇孺皆知的“抗币”、“储备券”、“黑白通”、“梅花桩”,恐怕现代青年很少懂得它的含义了。不懂得过去,不能把握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年们看了这本小册子,也许比老战士看的更有意义。
通俗、朴实、却又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这本小册子的特点。她记录了发生在四十年代中国农村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这幅历史长卷中的一个侧面。她的出版,是值得庆幸的。
一九八三年五月
(《敌后记事》陈允豪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