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活跃的军人俱乐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4
第7版()
专栏:

活跃的军人俱乐部
林玉华 刘云飞
在风景秀丽的江郎山下,富春江畔,总参某通信团的驻地,有一个受干部战士欢迎的军人俱乐部。入夜,“军人俱乐部”五个大字闪闪烁烁,各活动室里灯光明亮。在电视室,只见荧光屏前人头攒动,战士们争相打听:“今晚是什么节目?”这时有人伸出手掌,靠近墙壁上的“电视节目预告窗”,顿时红光一闪,清晰地投射出:“今晚电视:《周总理的一天》”几个字,手一挪开,又自动消失。这是无线电连战士刘刚的“小发明”。刘刚平时爱钻研无线电技术。去年,团里号召大家献技献艺,把俱乐部办得丰富、活泼,有趣味。小刘想,荧光屏是干部战士“瞭望祖国的窗口”,但是由于《电视周报》少,战士们每天东找西问,很不方便。他从北京饭店大门的感应启闭受到启发,根据人体静电感应的原理,设计了一张线路图,在技师苏良山的帮助下,找来一块小铜板和三极管、继电器、红灯泡等,一个自动感应显示器很快就装成了,镶在墙壁上就成了“电视节目预告窗”。
在电子游艺室里,有的战士手握电子指挥棒遥控小汽车左右追逐,有的吹动声控哨逗引小娃娃模型,不少人聚集在汽枪靶台前依次瞄准射击,许多人围拢在电视游艺机旁,手握感应“手枪”,对准荧光屏上的“靶点”击发,或者操纵“网球”、“手球”比赛……。这些游艺项目都是战士们自己动手布置起来的,有的还是他们亲手设计制作的!
图书阅览室里,则是另一番情景:琳琅满目的书刊架上,摆着各种杂志、报纸达130多种,图书室藏书7,000多册。阅览桌旁,书刊架前,挤满了一张张年轻人的脸。团领导介绍说,党中央号召学习科学文化以来,干部战士参加文化学习和各种讲座学习的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情况,他们成立了军人俱乐部,丰富部队的文化生活,为战士们业余学习提供场所。这样,指战员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大了。去年,全团有23名战士考入了电子工程学院、通讯技术学校和教导队等;有的战士复员后当上了社办企业的电工,有的成为农技站的技术员,有的考上了无线电技师,还有的成为远洋轮船的报务员。
不久前,总参通信部在这个部队召开了文化工作现场会。通信部一位领导兴味盎然地为“军人俱乐部”题写了一副对联:
有劳有逸 好一派生动活泼局面
能文能武 练几套克敌制胜本领(附图片)
军人俱乐部书刊阅览室 蔡怡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