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党委带头 创造条件 当好后勤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千方百计为教学、医疗、科研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6
第3版()
专栏:

党委带头 创造条件 当好后勤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千方百计为教学、医疗、科研服务
本报讯 通讯员江林、周松耐,记者翟启运报道: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坚持以教学、医疗、科研为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后勤工作,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78年至1981年共完成科技成果249项。
多年来,学校领导机关一直在教学大楼里办公,而各个教研室的用房十分紧张,工作不好开展。校党委经过研究,把领导机关全部搬出了教学楼,腾出房子给教研室改善工作条件。
要当好后勤,必须熟悉业务。几年来,学校领导同志坚持每周半天请科技人员讲课,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论证会,了解国内外医学科技发展的动态和本校科研项目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他们在确定学校重大科研课题时有了发言权,资金投放上明确了重点,在后勤保障上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微生物教研室的一个研究生,在1981年出国进修期间,学习和研究了单克隆抗体,并且首先制备成功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是医学上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研究这项新技术对于治疗肿瘤、传染病等疾病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大价值。校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给予了高度重视,立即把这项研究作为学校的重大课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予以大力支持,前后花了近20万元,购置了设备,建造了研究室,使这位研究生回国后,马上就能投入研究工作,半年时间内就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四军医大学还在生活上给予教学、科研、医疗人员以适当照顾。学校车辆少、车况差,但尽量保证教授、副教授用车,基本上做到随叫随到,并且校领导把最好的车固定给他们。为了使科技人员能够吃上热饭热菜,有的食堂还设立了小灶,并且坚持早开晚收。在住房安排上,学校优先照顾知识分子。校直机关把新盖的师职干部楼,优先分给了教授、副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将一幢58套的团职干部楼全部分给科技人员。校长杨鼎成主动把自己住的一栋平房让给一位年老体弱的教授,自己则搬到师职干部居住的面积最小的楼房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