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孵在京沪做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8
第8版()
专栏:

孵在京沪做什么?
严秀
是去年吧,我在北京听见一件海上奇闻,说是上海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外地高等学校的很少,以至录取的分数线也被迫大为降低(如果是真的,我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无原则地迁就!)。今年上半年我在上海住了三个月,竟然证实了这个倾向。我从朋友处打听得,又从某些家长和某些青年学生口中多次直接听到他们毫不难为情地这么讲:一是不考高校,只考中专,因为中专都分配在本市,毕业三五年工资就比大学生高。二,如家长命令非报考高校不可,就只报考分配在本市的高校,全国统一分配的高校坚决不报。
上海这地方,物质生活条件是要舒适一些,方便一些(但是多数人的居住条件也很差,并不利于休息、学习和研究工作)。但是我们读书,就是为了个人生活舒服一点,为此而老死户牖也在所不惜么?这未免太可悲了。中国的读书人历来反对这种没出息的、眼光短浅的、只顾自家舒适而胸无鸿鹄之志的檐前燕雀式的生活态度。儒家提倡读书人要讲究“修齐治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我们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充实以现在的革命内容,就可以说这正是当前有志青年应该努力以赴的。读书人如果只局处于一隅之地,端午节来了忙着买粽子,中秋节来了忙着买月饼,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千篇一律,自幼至终,年轻的朋友哟,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也太无聊、太平庸了吗?
古人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提倡“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都是鼓励读书人不要老死户牖而要志在天下的。我国东汉时代的大史学家班彪有个儿子叫班超,他也是个读书人,但他说“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他不在长安过贵族和“高干子弟”生活,而要到“一川乱石大如斗”的大戈壁中去冒几乎是必死的危险,投笔从戎,在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多次打败了匈奴贵族的腐败统治和军事进攻,立下了大功劳,对形成我们这个多民族的伟大祖国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好象是邓拓同志的文章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明朝末年无锡东林书院的那一群忧国忧民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他们的书院大门口挂了一副对联,叫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看这就是“东林精神”,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永远都需要这种精神。
解放初期,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大学生的统一分配,那时我在广州工作,由于职务的关系,我被指定到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去作统一分配的动员报告。一上台我就先讲一个故事,我说我十二三岁时看到一则寓言,大概是日本的,这则寓言说:一个勇敢的渔夫在海上打鱼时遇难了,他的儿子仍然继续在海上打鱼。这时,一个聪明人来劝告他儿子说,你父亲不是死在海上风浪中的吗,你为什么还要到海上去打鱼呢?这个青年渔夫慢吞吞地反问道,那么,你的父亲是死在哪儿的呢?这个聪明人回答说,我的父亲么,他的的确确是死在家里的床上的。于是,这个勇敢的青年渔夫就说,那么你现在为什么还要在你家的床上睡觉呢,这不也很危险吗?
这则寓言我读过已五十年了,但我没有一天忘记过它。愿我们京津沪穗等大中城市的青年知识分子和科技界的同志们都来体会一下这则寓言的含义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