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为蚤类研究作出贡献的人——记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技师吴文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29
第3版()
专栏:

为蚤类研究作出贡献的人
——记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技师吴文贞
本报记者 陈祖甲
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防疫技师吴文贞,专心于蚤类标本的收集、制作和分类研究。近十年来,他和同事们合作发表了六篇论文,建立了一个新属——青海蚤属和十九个新种,为世界蚤类研究增添了新资料,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蚤类细小,收集标本的条件比较艰苦,不少人对这项工作不感兴趣。一九六一年,吴文贞中专毕业来到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他决心为这项高原防疫事业作出贡献。
为了收集蚤类标本,吴文贞绝大部分时间在高寒缺氧的地区工作。他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带头进入深山老林。一九八二年,他扭伤了腰肢,仍然坚持到现场指挥实习的学生,攀上石崖,采集鸟类蚤标本。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他在刚察县海拔三千五百多米的红山嘴工作,离火车站七八十里。他经常骑自行车,按时把收集到的蚤类标本送到车站,再乘火车送回西宁。
他每年都要为细菌检验和研究收集大量蚤类标本,仅一九八二年,就有五千五百三十二匹一千零二十二组标本送检,平均每天收集十五匹以上。这样大的工作量需要付出何等的心血和精力!在他与同事们的努力下,到目前为止,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的蚤类标本,增加到七科四十三属一百四十种,是全国蚤类标本最多的单位之一。仅他一人就采到一百三十三种。
吴文贞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利用一切机会收集研究资料。一九七六年,他去西藏,途经成都,抓紧时机到四川寄生虫病研究所借阅国外有关杂志。他中午晚上都不休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他的勤奋精神所感动。(附图片)
杨武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