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加强土地管理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30
第2版()
专栏:

加强土地管理刻不容缓
本报评论员
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现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这首先是由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土地不多,人均耕地更少,而且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由于我们在一个时期对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失去控制,土地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使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持续开展了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整治了上亿亩的耕地,建设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田,在土地的开发、改良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巨大的。但是,在有些地方,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反而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地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污染、生态恶化。同时,一些地方,主要是一些人多地少的城镇郊区,出现了租赁、买卖土地的违法行为,加剧了土地的浪费,败坏了社会风气。
土地资源遭到上述各种浪费、破坏,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一大隐患。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还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包括耕地),而为了实现作为战略重点的农业发展目标,又一定要有足够数量的土地,特别是足够数量的耕地。土地使用的这种日甚一日的紧张状况,要求我们对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一些同志眼里,高楼大厦是财富,工厂机器是财富,粮食棉花是财富,而生产和创造这些财富所依托的土地,反倒不是财富,认为它反正不会自行跑掉,既不注意爱惜,又不讲究管理。原因之一,是不了解土地的特点和土地管理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土地是人类世世代代共同的永久性财产,即他们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他很赞赏威廉·配第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名言。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生活之源。土地的珍贵还在于它的有限性,高楼大厦也好,工厂机器也好,粮食棉花也好,毁之可以复造、再种,土地却没有再生能力,占一亩少一亩;而且位置固定,不能搬动。土地本身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它严加管理,合理利用。
目前土地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管理。科学的土地管理,包括立法、调查、规划、登记、统计以及使用审批、监督等各个方面,它是维护土地公有制、保护和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保护耕地作为国策,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了土地管理工作。
当前,要抓紧完善土地法规,在《土地法》颁布以前,要根据已有的土地法规,认真清查、处理违法占地的问题,刹住买卖土地、毁田建房的歪风;要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土地管理网,培养一支有水平的专业管理队伍,全面地开展科学的土地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这个重要国策的认识。目前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的使用分散到千家万户,土地管理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从政策、物资、技术等几个方面,指导、帮助农民管好、用好、养好土地。要有一套新的适应家庭联产承包特点的土地管理办法,保持土地承包者使用权的长期稳定和合理转包,鼓励承包者对土地投资,逐步提高对土地的集约经营水平。同时,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把尚未很好利用的大片山地、丘陵、草原、江河、湖泊、塘堰以及沿海滩涂,合理地开发利用起来,大大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土地管理事关国计民生大局,在我国又是一项起步不久的工作,需要举国上下重视,各行各业通力合作,让土地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为人民所需要的财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