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为“旱作农业”正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04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为“旱作农业”正名
山西省农委 张沁文
过去人们曾有一种看法:农业要高产稳产,非水浇地不可。“旱作农业”被戴上一顶“靠天吃饭”的帽子,成了“改造”的对象。有些地方提出了“全面实现水利化”等超越客观可能的规划要求,不惜代价硬干,千篇一律地要把旱地“改造”成水地,搞了许多投资大、效益差的工程,有的甚至劳民伤财,毫无效益。这种在农业技术改造上,一味追求理想化目标而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的做法,是“左”的影响在农业生产指导思想上的表现。
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北方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期望实现水利化,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是难以做到的。因为降水量不多,发展灌溉的条件也有限。以山西为例,水资源相当贫乏,地面水约117亿立方米,人均478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2,700立方米的17.7%。加上地下水,人均也不过700立方米。省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经过艰巨努力之后,灌溉面积只能发展到占耕地面积的30%,有70%的耕地是无法灌溉的。尤其山区,能够建成水浇地的面积更少,现在大约只占耕地面积的10%。旱作农业是一条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在年降水量接近400毫米的地区,通过平整土地,大量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加上种植绿肥,合理轮作,配合一系列抗旱耕作技术措施,实行精耕细作,同样能抗御干旱,高产稳产。
山西省闻喜县东官庄大队通过改良土壤和抗旱耕作措施,发挥以土蓄水、以肥补水的作用,旱地小麦亩产500多斤;壶关县晋庄大队大面积旱地谷子亩产保持在800多斤;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官道梁试验场,旱梯田粮食作物二十年平均亩产530斤,大旱的1965年降水量仅243.3毫米,平均亩产仍达327斤。这些例证说明,“旱作农业”并非“靠天农业”,决不能和低产落后划等号,而是与灌溉农业并行不悖的一种科学农业,是广大农民从实际出发创造的一种量力而行、卓有实效的农业耕作模式。
过去,我们老是讲十年九旱,十处九旱,把低产的原因归于干旱少雨。其实,我们对于现有的降水并未充分利用起来。闻喜县东官庄大队,同样旱地,各类地的产量不同。以每亩土地上1毫米降水的生产量计算:一类地小麦1.36斤,二类地0.99斤,三类地0.52斤;晋西的兴县则生产粮食0.39斤,晋西北的偏关县仅0.27斤。由此看来,提高旱地农业的产量,就是提高降水利用率。而提高降水利用率的手段,不在于就水论水。从表面看,恰恰不在“水”字上做文章,而要在“土”字上下功夫。要建梯田,修沟坝地,平整各类土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大量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采取伏耕、秋耕等一系列抗旱耕作技术。据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经过培肥的土壤,持水能力每米土层可达200—300毫米。以200毫米计算,每亩可蓄水130立方米。山西全省4,000万亩旱地,假如普遍做到这一条,能蓄水52亿立方米,等于全省现有水库常年蓄水量的6倍。这笔可贵的蓄水,不需要专门的投资,而在合理的农业耕作之中便可获得。这些水分贮存在土壤深层,不需提灌设备和能源消耗,自动地调节着土层内的水分运动,能稳定地维持土壤耕层的含水量,保证在干旱缺雨的春季满足农作物出苗生长的需要,从而解决了农作物需水时期与降水分布时期不一致的矛盾。广大群众称之为“伏雨春用,春旱秋抗”“以土蓄水,以肥补水”。
发挥70—90%耕地上旱作农业增产潜力,前景十分可观。以山西为例,全省各地平均年降水量都在400毫米以上,按中等水平每亩地上每毫米降水生产1斤粮食推算,旱地平均亩产至少可达400斤,全省4,000万亩旱地,现在平均亩产200斤,每亩增产200斤,总计能增产粮食80亿斤。这还是偏低的估算,搞得好,能提得更高些。不难得出结论,把旱作农业提到战略地位上来,对促进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