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愿“县长进山”不再是新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04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愿“县长进山”不再是新闻
吴茅
7月7日的《人民日报》载:河北阜平县长王专进山调查,成了老百姓的一大新闻。
我想,同是把“县长进山”当作新闻,但人们的心情可能不会一样:姑娘小伙会感叹平生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官”;经历过抗战岁月的人,则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当年的“挎包县政府”。那时候,县长乃至更大的“官”,衣食住行与百姓无二,光屁股的放牛娃甚至和县长捉迷藏。县长进山,平常的事,算得上什么“新闻”呢?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许多原因使得县长难得进山。其一是县政府的机关越来越庞大,并且有了大楼,而不是“挎包”而已。于是,有些同志习惯了上下班制度。其二是有了车。人不离车,以车当步已成为习惯,而山路崎岖,行车不便,人也就不便进山了。其三是有了“三线”:电话线、铁路线、公路线。即便“三线”尚未进山,也还有邮递员递送红头“文件”。不出办公室,就能号令全县,安然指导工作,也就不必尝爬山之苦了。
然而,这些并不是使“县长进山”成为新闻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有些同志丢了“挎包”之后,丢了“挎包”精神,丢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革命获胜的法宝。
常言道:“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躬行。”“挎包县政府”那阵,干部和百姓打成一片,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经验迅速推广;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方针政策行之有效。山区不但革命比平原和城市还要蓬勃,而且农业生产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民生活日见改善。这些年来,领导同志很少进山,蹲在办公室,靠听汇报来了解山区的情况。汇报以外的东西听不到,汇报的准确程度难捉摸,山区得不到正确的及时的指导。这是长期以来山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阜平县长进山了。他看到了群众的疾苦,听取了群众的意见,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愿不怕尝爬山之苦的县长多起来。愿“县长进山”不再是新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