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在提高企业素质上下功夫——四论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07
第1版()
专栏:社论

在提高企业素质上下功夫
——四论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国兴财同志的来信,反映天津拖拉机厂生产的“铁牛—55”拖拉机质量不好。此事值得严重注意。一个生产队或一户农民,买一部拖拉机很不容易,买来了不能用,多么令人泄气!
我国有几十万个工交企业,几百万台机床,工人队伍浩浩荡荡,生产能力是很大的。应当说,许多企业的素质很好,职工的技术水平过得硬,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然而,许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品质次价高,象“铁牛—55”拖拉机这样的质量问题,并非绝无仅有,而是相当多的。我们的机械制造业的大部分产品,属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水平的只是少数。党中央号召我们,把经济工作的中心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为什么在许多企业一直收效不大呢?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5日开始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业交通工作座谈会,就是着重讨论这个问题的。
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是考察企业素质的一面镜子。不能确保产品质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产品数量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进一步说,低劣产品数量越多,意味着社会财富的浪费越大。社会主义企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对用户负责,首要的问题就是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负责到底,不仅要关心总装厂的质量,而且要关心协作厂的质量;不能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还要充分重视和加强销售后的技术服务。总之,要从调查用户需要、研究开发、产品试制、整机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从总装厂、协作配套厂一直到原材料工厂,各个环节都要抓质量,这才是完全、彻底的负责精神。因为不管那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给用户造成损失。
我们的许多企业,长期靠原材料价格低、成品价格高来维持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正因为如此,往往掩盖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水平差的落后状况。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情况开始起变化。例如,调整了原材料、燃料过低的价格,工人的工资逐步增加,以及市场的竞争,就把企业素质低的问题暴露出来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形成了推动经济前进的巨大力量,它使我们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逼着它们从各方面进行改造,否则就难以生存下去。
提高企业的素质,才能把工作的重点切切实实地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今后企业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发展,就看自己有没有真本事。各地方、各部门要集中力量狠抓这个要害问题,把企业的基础工作做好。一定要按照社会的需要组织生产,坚持质量第一,增强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的责任心,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减少物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杜绝浪费。现在我们的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消耗很高,许多指标没有达到历史的最好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就更大了。要实现企业的这个根本性的转变,就要改善经营管理,在技术进步上下大力气。相信我们企业中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在提高企业的素质这个根本问题上,都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及早找到本企业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下一番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