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首先是思想开发——云南采访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07
第2版()
专栏:

首先是思想开发
——云南采访散记
本报记者 李克林 鱼世昌
不久前,我们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采访,恰遇上海市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考察团,他们是为了对口支援来这里进行考察的。三县支三州,上海市的嘉定、南汇、上海三个县,支援云南的楚雄、文山和德宏三个自治州,帮助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进行经济开发和技术改造。他们和记者谈起考察中的观感,深有感触地说:“云南山区资源丰富,到处都是摇钱树,可惜摇下的钱太少了!”
我们在楚雄、大理等地走了一些地方,又参加了一些会议,所见所闻,颇有同感。云南山区面积约占90%以上,耕地只占7%;全省三千多万人口,多数集中在坝区。上述对口支援的三个州,山区面积占90%,而林业收入只占4%左右。云南山区潜力很大,开发山区问题很复杂,对此我们没有研究,只能就接触到的一些事实,写些零星的见闻。
破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
在云南一些地方,我们看到、听到不少山区农民不会经商、不习惯经商,甚至羞于经商的趣事:一个社员到集市上卖东西,怕遇见熟人,把帽沿拉得低低的,遮着脸卖;有个社员卖鸡蛋,一元十个,有人给他一元五角要买15个,他用手拦着说:“不卖,不卖!”这好象是笑话,但也并非虚构。过去山区群众自给自足,自食自用,谈不上有多少商品交换。在楚雄县红旗公社的车坪二队,我们走进一家社员新建的院子里,只见砖台上晾着大块的腊肉,一只约二三百斤重的大肥猪都快走不动了。我们问:为什么还不卖?主人答:“等到春节儿子结婚杀年猪哩!”陪同我们的州农办的同志说,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的,有个队养了一百多只羊,大都自己吃了,有些农村生产的鸡鸭蛋等大都自己消费了,很少拿去卖。山区农民商品观念很淡,更没什么加速周转的要求,说什么“饭吃饱,肉吃好”,“千好万好吃饱肚皮最好!”
如何改变这种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只求温饱、满足现状的状况,促进长期封闭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商品生产转化,是这里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
农副产品大部或全部自己消费掉了,并不是象一些人说的云南人“爱吃”或不会作生意,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我们听到昭通山区有“导弹基地”之说,实际并非真有什么“导弹”,而是说那里农民生产的鸡蛋,吃不完、运不出、卖不掉,日久坏了,就只好倒了。双柏县深山区一户社员,养了只大肥猪,要去收购站卖,山路狭窄难行,就请了八个人,四人轮班抬,走在险山,猪一叫一跳,一个人跌下崖去摔死了。类似这样倒蛋、运猪的事,山区人民遭了多少难,吃了多少苦头?能说他们只想自己吃掉不肯拿出去交换?能怨他们不会作买卖吗?“行路难”等具体困难不解决,山区产品又怎能变成商品?山区经济又怎能搞活?
要为山区商品生产的发展创造条件
山区由自给自足经济到发展商品生产,是个历史性的转折。传统的观念一时难以打破,现实的困难很多。干部群众有不少模糊认识,有的望山兴叹,认为这里群山连绵,封闭状态是自然条件造成的,谁能打得开?有的说,商品就是要交换、要流通,国家不支援修公路、搞交通,山区经济无法搞活;更多的同志则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开发山区资源、通向富裕的路子。
昭通山间生长毛竹,当地用不完又运不出,成批腐烂,有的当柴烧了。有个干部去过湖南,见人家加工竹席,销到国内外。不是同样的竹子、同样的双手吗?技术又不复杂,为什么我们这里不能编竹席呢?他们就请来个湖南师傅,又买了一台制篾机,抽调几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很快就学会了编席技术。编席业在这一带山区很快发展起来,废弃的毛竹,剩余的劳力一结合,就变成了财富。有的地方把不易运输的产品进行加工再外运,如蛋品加工成皮蛋、牛奶加工成奶粉、乳扇等。交通运输方面,也开始出现了运输专业户、联合运输队等,马、牛、驴和汽车、拖拉机等都参加了运输行列,有些地方马帮的铃铛又响起来了。
“流通”在山区显得特别重要。这不仅指商品流通、物资流通,而且指更广阔范围的思想、技术的交流和商情信息的沟通。这次上海经济考察团到楚雄,只是作了个短短的报告,就在当地民族干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什么人家一亩水面能养几百斤鱼,这里才几十斤,甚至只有几斤?为什么人家奶牛年产奶量可达四五千斤,这里不到两千斤?为什么人家的鱼苗育得又快又好,这里鱼苗就育不大,养不好?……大姚县苍街公社的干部群众,听说考察团到了县里,连夜赶修了几里公路,盼望考察团来作技术指导。永丰水库的养鱼人员,更是围着嘉定来的鱼师傅问长问短。
山区人民渴望技术指导、渴望经验交流的心情是如此迫切,能说他们就是安于现状,只求温饱,不思前进吗?这次考察团的到来,只不过是象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个小石子,荡起一个不大的冲击波。如果领导能把外地和本省本地的先进典型经验,加以提倡,支持,传播,不断荡起层层冲击波,将会不断激起人们对提高技术、发展生产的巨大热情。山区似乎很需要这种不断的冲击和震荡。山区农民正在想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愿望?难道不值得认真思索吗?
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宽
谈到山区开发,谈到商品生产,我们听到不少反映,集中到一点,就是“放宽”二字。继续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放开手脚让群众干。楚雄州委书记张松同志对这点深有体会,他说,要商品经济发展,在经济指导思想上必须有个根本转变,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改变抓农业就只是抓粮食的老观念,既抓农又抓工,既抓生产又抓流通,从各方面为商品生产开道。这里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
云南不少地方,近两年生产发展较快,楚雄全州专业户已有三万多户,约占总农户的7%,他们本来可以带动周围进一步发展山区经济,可是这些户有些至今还怕变、怕富,不敢露富。群众不放心,是领导不放手、政策不落实的反映,说明在一些地方政策还不够松动,敢于富裕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善于富裕更谈不到。如这个地区过去山区运输有马帮,后来民间运输全归公有,由集体“统”起来,把山区流通的细小支渠堵死了,现在要恢复就要突破道道关卡。双柏县抓的较早,在县委大力支持下才得到发展,有些地方至今还未恢复。山区个体商贩,可以补充国营集体购销力量的不足,他们深入山区,机动灵活,群众欢迎,但一些地方至今只有经营烟酒糖的小摊贩,进山运销的专业户很少。有些干部还不放心让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在云南一些地方,林业问题长期不得解决,原因很复杂,根本还是个“左”字。过去有些州县,国家和集体林地一直划到社员家门口。社员一出门都是公家的,没有自己的,怎么能积极?后来给社员划自留山,或是限期太短,或是限数太死,认为包山几亩之内是社会主义,超过就是资本主义。包山无利可得,积极性又从何来?有些地方山林占95%以上,可是指导思想上仍然把林业作为“五业”中的“老二”,为什么就不能当“老大”?有人说林业问题长期存在两怕:干部怕群众,“分户管变成分户砍”;群众怕领导,不知什么时候“吹集合号”,政策一收,鸡飞蛋打,不如赶快砍。这个问题实质是不相信群众,好象几千万人都是林木的破坏者,只有少数人才是森林的维护者;当然撒手不管也是不对的,有的地方已有这种苗头出现。
这两年在大田包干的启发下,楚雄州的南华、元谋等县,解放思想,放宽政策,相信群众,放手包山,出现了户户育苗、家家护林的喜人局面。最近省委决定放手划分自留山、责任山,让“包”字上山,受到普遍欢迎。但也并不是一包了事,还有很多思想和实际问题有待解决。长期以来千百万亩荒山沉睡着,而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手脚被“左”的绳索束缚着,二者不能结合,好象一结合就会产生出资本主义。
云南山区是富饶的又是贫穷的。如何正确认识它、开发它?为什么长期让山荒着、人穷着?!胡耀邦同志说过,山区要快富,主要还是靠政策,看统得过死的问题解决没有?看国家包得过多的问题解决没有?云南的干部群众对这点体会很深。认识的提高是前进的起点,政策放宽,手脚放开,让农民管山有权,造林有利,积极性一旦得到发挥,山区将涌现出多少财富!
山区需要综合开发,包括智力开发,技术开发,当然首先还是思想开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