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窗花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08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窗花嫂
张志强
这是陕北一个普通的小镇,鳞次栉比的窑洞临河而立。吸引我的,不是河边刚刚吐绿的排排杨柳、也不是这几年陆续建起来的栋栋漂亮的新居。而是窑洞窗户上各式各样的新颖灼目的红绿纸窗花。不但有“跑龙船”、“秧歌队”“喜鹊闹枝”“庆丰收”;还有套剪在囍字组成边框内的“建设新延安”、“实行计划生育”等内容的窗花,那一刀一剪,剪刻得多么玲珑剔透,多秀气啊!
为我带路的小方告诉我,这些窗花,大部分出自窗花嫂刘玉芳之手。她是陕北一位剪窗花的能手。就是这位大嫂,年年月月奔波在陕北高原的黄土山沟沟里,给乡亲们剪窗花,画花样儿,还教出多少剪窗花的姑娘。前年,就是她,带着几百幅好花样,出国访问,作剪窗花表演,为国家争得多少荣誉呢。
下午,我们一起来到窗花嫂的家。那也是一间干净素雅,大方美观的窑洞。内屋粉饰得光亮亮的。炕围子的浅花纸上、门窗糊纸上,就连电视机的盖布套上,都贴着、绣着栩栩如生的窗花。
刘玉芳不在家,外出辅导剪窗花去了,只有几个年轻的姑娘叽叽喳喳在这儿看花样。其中一个小辫子姑娘手里还拿着的一叠窗花纸,似是已剪好的窗花。我问她,能不能打开来让我参观参观?小辫子俏皮地笑笑说:这里面有窗花嫂亲手剪的一种窗花,它是陕北高原上人们最爱的一种真花样儿,但对不起,现在不能看,要到今晚联欢会上揭晓。说完,姑娘们格格笑着,拿着那摞窗花走了。
晚饭后,我和小方急急赶到小镇剧场的联欢会上。大幕拉开,一阵锣鼓响后,伴着娓娓的唢呐声,六位打扮得苗条俊秀的姑娘挥动彩绸,跳起欢乐的舞蹈。突然,姑娘们一扬手,每人抖开一幅很大的窗花剪纸,在雪亮的灯光照耀下,那上面用精巧的窗花组成六个鲜红的大字“实行责任制好”;没多时,哗然一翻,另一面也是五个绯红的同样用窗花组成的大字“只生一个好”。呵,我明白了,原来这就是那位小辫子姑娘让我猜的窗花吧。正鼓掌间,台上又闪出一位女演员,看上去四十五六岁,瘦瘦的面颊,带着微笑,穿身深蓝色大襟衣褂,脑后发髻上别着朵小红花,端庄,持重。在台前,她由两个小姑娘作助手,手持一把闪光的银剪,在折叠的红纸上飞快地剪了几下,立即由两个助手抖开。呵,那红纸上立刻出现了两只在柳丝间展翅飞翔的春燕。
台下掌声雷鸣,不知谁喊了声:“窗花嫂再剪一个!”我才醒悟到,这就是那位刘玉芳。这时,小方又告诉我:玉芳的母亲从小学得一手好剪花,大生产那年,请去延安表演,她剪了“夫妻识字”、“开荒纺线线”、“支援前线”等许多好花样,后来叫胡匪抓住,打得死去活来。窗花嫂打从解放起跟母亲学剪窗花。她人好,手巧,学啥会啥,剪出来的窗花活灵灵的,谁看了谁都爱。就说实行生产责任制吧,谁不高兴这政策,窗花嫂便把人们心里的高兴剪出来,熬了几个夜,剪出了宣传政策的好花样,连夜送给邻村,有天晚上路滑,跌在山沟里扭伤了脚,还一拐一瘸去送花。
第二天,我参观了设在小镇上的美术展览室,那镶嵌在镜框内的上千幅万紫千红的窗花,竟大多出自刘大嫂一人之手,一个农村妇女有这么大的艺术潜力,真叫人感叹不已。临走时,我有幸见到了她,我问她怎么剪得这么多的好窗花?大嫂说:“这几年政策烫得人心热,坐不下,心里的花儿不剪出来,就对不住咱这好社会呀!”
我的心被一股热流冲击着,忽然想起昨晚窗花嫂当众剪的那只春燕。在祖国的春天里,窗花嫂不正是一只报春的飞燕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