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不肯去观音”的传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09
第8版()
专栏:

“不肯去观音”的传说
海笑
在去浙江省普陀的路上,已去过普陀的一位同志对我说:“普陀山有个‘不肯去观音’,很值得一看。”过去我只听说过什么千手观音,送子观音,从没听说过“不肯去观音”。为什么会叫这古怪的名字呢?他见我很惊讶,便讲了一则民间传说:唐代,一个日本和尚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想携带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狂风大作,浪涛汹涌,海面上铺满铁莲花,船不能行。日本和尚祷告道:“如观音不肯去日本,我们不敢勉强,仍把你留在中国,请歇风停浪收回铁莲花吧!”话刚说完,立刻风平浪静,海上出现了一条铁牛,将铁莲花一一吃掉。日本和尚不敢食言,便把观音像送至普陀供奉。我听后,放声大笑。故事的迷信色彩浓厚,但那观音却颇可爱,确是值得一看的。
到了普陀山的当天下午,我们一行人就去看“不肯去观音”。我们从普济寺出发,沿多宝塔南折,过龙湾沙岗,只二十分钟就到达一突出的岛角。先见一高大整齐的庙宇,名紫竹林庵。庙宇面临东海大洋,听说过去门前是一片甃石庭台,雕栏玉砌,庵内也清净可观,庵右还有一口光明池,然而经过十年浩劫,这些都已不复可见了!我们怅怅地转了一圈,便随着如云的游人向岛角发出巨响的潮音洞走去。此洞面对东海,崖壁深达二十余丈,两侧乱石嶙峋,逶迤入海。下窥洞内,深邃莫测,海潮撞击,声若惊雷。洞顶隙间巉岩相累成穴,叫做“天窗”。潮水奔腾入洞,浪花飞溅出窗,飘沫经阳光折射,化为五彩小虹,散而复现,蔚为奇观。“不肯去观音”院就建在这潮音洞上,与大海中不远处的洛迦山遥遥相望。登高远望,能望到海上壮丽的景色;侧耳倾听,能听到洞内如雷的潮声,这些都增加了“不肯去观音”的神秘色彩,怪不得民间会有那样离奇的传说。事实当然不是那样,这儿发售的旅游手册中就介绍得清清楚楚。日本僧人是因为舟触新罗礁而不能行,并非由于铁莲花挡道的缘故。
我们随着游人进入观音院内,只见不少红男绿女正对一尊新塑起的观音像顶礼膜拜。旁边一室里,还有几张观音像,只是当年日本和尚想带走的那张未必在其中了,倒是有一张香港的善男信女赠送的观音像,袒胸露臂,很有点当代美女的味道。在这里也有不少人在合十作揖,跪拜磕头。我仔细一看,发现其中有两三个涂脂抹粉、奇装异服,男女性别莫辨的青年也在神情专注地烧香求卦,听口音完全是国内同胞,看装束又是一副洋人打扮,不知他们求什么签,问什么卦?莫非……这时,我蓦地想起“不肯去观音”的民间传说,看样子这两三个青年并不知道。我倒真愿意这传说传得广泛些。于是,我对那位同志说:“我赞成你说的‘不肯去观音’的民间故事,它很有意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