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土壤学家的忧虑——访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熊毅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0
第3版()
专栏:人物专访

土壤学家的忧虑
——访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熊毅教授
本报记者 颜世贵
每到夏秋,时有暴雨倾注,洪峰迭起,给一些地区的生命财产带来了灾难……有人说,这是老天爷作怪。但是,人们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
不久前,我在六届人大会上见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熊毅教授,使我又想起了他同我的一次谈话。
那是在四川发生特大洪水过后,人们在总结教训的时候,我去访问他。话题自然由此引起了。熊老对我说:“洪灾严重,主要是与大气环流造成的暴雨有关,但是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不能容纳水,也是造成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不是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呢?熊老认为,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由于人口增加,科学技术发达,人干预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了。当然,人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在于开发利用的人,不能忽略资源保护,如果急功近利,只开发不保护,自然资源就难免遭受破坏了!
年逾古稀的熊毅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的土壤学家。他从事土壤研究已有50多年。早年留学美国,是第一个用X射线分析中国土壤粘土矿物的人。回国后,在土壤研究所创建了这一项工作,并带领专业队对土壤进行考察。南疆北土留下了他的足迹,黄河两岸、淮河流域和海河地区洒下了他的汗水。
这次见面,他又三句话不离本题地对我说:“土壤对于人类太重要了,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物质财富。动植物都是靠土壤生长的,哪个国家土壤好,哪个国家的农业基础就牢固,哪个国家的发展就快。开发利用土壤资源一定要与保护土壤资源相结合。有人说,‘我们是大地的主人’。是的,人是自然的儿女,也可以成为自然的主人。合理地利用自然,它听你指挥,否则给你报复很大,你就成了自然的奴隶。人们要想掌握利用自然的主动权,一切活动就要符合自然规律,不能随心所欲。”
熊老略加思索地接着说:“有人说,‘人类走过大地,足迹留下沙漠’。显然,这话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常有这样的情景,土地资源破坏了,人类只好搬迁他地,而原地逐渐荒废。我到过内蒙古,看见草原受破坏的地方,沙漠就出来了。黄河水原先也是清的,两岸有树有草,后来,就因为不保护土地,水土流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说到破坏,熊老有些激动了。
他说:“人们总是离不开环境的,但是,人们经常在改变和破坏环境。破坏环境主要是破坏自然资源,比如,乱砍滥伐,破坏了森林;过度放牧或乱垦,破坏了草原;盲目捕猎,破坏了野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正常繁衍;森林草原的破坏引起气候变迁,造成土壤侵蚀,河流、水库、渠道、港口的阻塞等等。”
他又强调说:“有些人不懂得生态,做了蠢事自己还不知道。自然界是错综复杂的系统,要用系统方法利用它,保护它。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不能没有生态系统的观念。”
谈话结束了。熊毅教授似乎言犹未尽,又对我说:“噢,你们报纸不是讨论过水土流失的教训吗?我希望看远一点,加强综合研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能这样,我就感到欣慰了。”(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