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答《中国青年》杂志记者问 怎样看待学历和文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1
第3版()
专栏:

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答《中国青年》杂志记者问
怎样看待学历和文凭?
重视学历和文凭是尽快提高干部队伍和青年一代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业余教育、在职教育和自学等不同的学习途径,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国家都承认其学历,发给文凭。学历和文凭,并不是有无真才实学的唯一标志。文凭和真才实学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据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劳动人事部部长赵守一就学历与文凭问题答《中国青年》杂志记者问时指出,重视学历和文凭,是尽快提高干部队伍和青年一代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青年们应该努力奋斗、刻苦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8月11日出版的《中国青年》第八期刊登了这篇《答记者问》。
赵守一在谈到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学历和文凭这一问题时说,这个问题最早明确地提出来,是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胡耀邦同志说:“今后使用和提拔干部必须把学历、学习成绩同工作经历、工作成绩一样作为重要依据。”
赵守一说,所谓学历,就是一个人学习的经历、历程;所谓文凭,就是经过考试、考核,承认一个人达到某种教育程度的凭证。尽管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有不足的地方,但学历和文凭毕竟说明一个人接受了比较系统和集中的知识训练,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另外,从整个国家角度来说,具有高、中级学历的人数多少,也是反映这个国家科学文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
赵守一说,根据这种情况,重视学历与文凭在我国将是一段较长时间内的方针,至于一些具体规定,也许会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有所调整,但就其精神实质来讲,我们是要普及中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鼓励自学成才,把它看成是一条能吸引广大青年发奋学习,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有光明前途的路。
赵守一说,我们党和政府充分估计到了国家的现状,看到了许多青年没有高等学历、文凭的特殊历史原因,尽可能地为青年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今后,国家要从制度上着手,首先把五个系列的教育都办起来,而且给以同样的重视。五个系列的教育即: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业余教育(包括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函授学校、各种讲座等)、在职教育(包括各种党校、干校,各种培训班和科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还有就是自学。国家要给参加在职教育、业余教育和自学的广大干部和青年提供各种考试、考核的条件,要尽快地把各种考试、考核机构建立和健全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并着手进行立法工作,依法办事。不论通过哪一种学习渠道,凡是经过考试、考核合格的,都应当承认学历,发给文凭,在录用、招聘、提拔、评定职称和工资福利等方面一样看待。
赵守一指出,我们说学历和文凭是选拔干部、评定职称的根据之一,而不是唯一根据。如果有的部门在具体执行中把它搞成“唯一”的东西,把它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那也是片面的、错误的。对这种倾向,关键是我们的各级领导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把学历、学习成绩和工作经历、工作成绩统一起来。我们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识别、考核、选拔人才的制度。国家强调学历和文凭,并不是说它就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真才实学的根本标准,文凭和真才实学并不能直接划等号。文凭有时候代表实际水平,有时候就不完全代表实际水平。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光是几年的大学学习是不够的,如果有了文凭就不再继续学习,知识就会老化,能力就会萎缩,工作就会落伍。
赵守一说,自学成才,国家是大力提倡的。不少青年虽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但经过刻苦自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对这些青年要爱护,要继续培养,只要达到了同等学力的,要一样对待。但也要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知识还不全面、不系统,需要不断地提高和深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