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为骄傲正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1
第8版()
专栏:

为骄傲正名
舒展
骄傲自大是无知、浅薄的表现,属于对自己认识的一种盲目性。古往今来,没人赞美过骄傲这一人类恶德。但,骄傲一词的本质含义是有它科学的规定性的,决不是一顶通用的便宜的帽子。
比如有些中青年干部、知识分子明明有能力、有创见、有干劲,能打开或已打开沉闷落后的局面,难免有点锋芒毕露,对一些流俗之见,不轻易苟同。那么好了,立即会遭到非议:此人骄傲!
针对这种习惯偏见,邓小平同志早在两年前就毫不含糊地指出过:“‘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
在工作中、讨论问题中,有一种驯服的专看领导眼色行事的乖巧人,尤其善看主要领导者、一把手的意向,还创造了一个掩盖“唯上”不“唯实”的美名,叫做:“善于捕捉首长意图”。它又不是风、影、蝶、谜,干么要捕捉?在社会主义社会上下级之间干么要搞这种“乞丐式的谦虚”(狄慈根语)?颂扬这种人身依附式的宗法、鼠猫关系的恶德,这不是美丑颠倒么?把“听话”、“听我的话”当作考察干部的首要条件,是永远发现不了开创新局面的干部的。
某人经过数十年磨难探索,搞出了成果,难免有高兴、得意之色;而自己碌碌无为却繁殖了满腹妒虫的人竟指责人家“傲骄!翘尾巴!”这时某人必须做出如丧考妣的样子才算谦虚吗?
鲁迅先生说过,独异,自大,向庸俗的习惯势力宣战,“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照诺尔道等说,也可说就是几分狂气。……但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
对骄傲,确须分析、分辨一下。看看是属于自信心强呢,还是狂妄放纵呢?是为公坚持真理呢,还是为私自我膨胀呢?是实干呢,还是空谈呢?是有果实呢,还是纸花呢?
退一步讲,即令这个知识分子、中青年干部真有点骄傲,用不用呢?
邓小平同志主张:“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的,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就是说,在用中克服之。
记得五十年代初,人们以对联形容有的青年干部,上联是:“年轻能干有文化”,下联是:“自高自大个性强”。他们中有许多人经过在适当岗位上多年的摔打,不是也走向成熟了吗?我们在选拔中青年干部时,不要忘了几十年前自己年少气盛、骄傲自满那并不美妙的形象。
末了,郑重声明:我决无主张任用狂士,鼓励中青年干部尽可骄傲之意。别说人才,天才也用不着骄傲。骄必败,这已是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反复演出和正在演出的悲剧连续剧。狂飙文人高长虹不可一世,一切打倒,鲁迅也不在话下。以后出走日本,流落欧洲,辗转回国到解放区,狂妄了一辈子,果实呢?恕我孤陋寡闻,除了一篇“气吞山河”吓死人的《狂飙宣言》之外,恐怕是瘪籽甚多吧。最后得了精神病,死在抚顺医院。
真正的巨人,是埋头苦干永不骄傲的群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