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求效益是企业整顿的主攻目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2
第1版()
专栏:社论

求效益是企业整顿的主攻目标
企业的整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攻目标。这是最近几天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工作座谈会议论的一个主题。
去年以来,我国一批企业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整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领导班子加强了,劳动组织趋于合理,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增强了企业应变能力,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搞整顿的指导思想没有解决好,整顿工作走了过场。好坏的典型都说明:以求效益为主攻目标搞整顿,质量就高,成效就大;反之,效益提不高,整顿就走过场。
我国的企业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挑战:不提高经济效益,就无法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相当多数的企业,是靠低价的原材料、廉价的农副产品和较低的工资支出维持生产的;所得的利润,大部分是原材料和农副产品价值的转移。这种情况,掩盖了企业的落后面貌。现在,农副产品价格提高了,一些原材料价格作了调整,职工工资的支出逐步增加。这种形势,向所有的工业企业尖锐地提出问题:靠老办法,靠现有的水平,还能混得下去吗?我们的企业如果不来一个根本的转变,不在提高素质上下一番功夫,企业就缺乏生命力,就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我们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经济效益,根本的一条在于提高企业的素质。只有领导班子素质、职工队伍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技术素质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明显的提高,企业才能提高应变能力,才能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效益不理想的状况,也才能完成对国家承担的责任。
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这是关键的一着。领导班子决定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经营决策上的得失又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成败。企业象一艘航行在大海中的船,要保持航向准确无误,船长和他的助手必须高瞻远瞩,技艺高强。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决定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前一段,一些企业整顿没有达到标准,主要的是班子没有调整好。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干部文化偏低,不太懂行,有些人又缺乏开创新局面的才能和干劲。这种情况一定要通过整顿加以改变,要下决心选拔和造就一大批有战略眼光、有组织领导能力、懂行肯干的社会主义企业家,由他们来领导企业;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人,要坚决调换。
整顿企业要有严格的要求,切不可走过场。至今,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混乱,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领料不计量,花钱大撒手,浪费惊人。这类企业调整领导班子以后,首先要在管理上下功夫。要狠抓劳动组织和劳动纪律的整顿,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制,做到各道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加强标准化、各种定额、计量测试和信息管理工作,健全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努力开展基础教育,等等。还要逐步推广运用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目标管理、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坚持学习和创新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的新路子。
尽快改变当前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要求我们首先抓好重点企业的整顿。所谓重点,是指那些大企业和亏损户。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力争把工交战线的二千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在今明两年内整顿好,使它们在管理水平、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还要大力搞好扭亏增盈工作,特别要抓亏损大户。以往那种一边亏损,一边奖金照发,补贴照给,贷款照放,没有一点压力,靠吃“大锅饭”混日子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既给压力,又给动力、给政策、给出路,限期扭亏,过期仍未好转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不下这样的决心,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
影响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要针对妨害经济效益提高的多种因素,积极地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但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企业内部的问题上,而不要不适当地强调客观,甚至怨天尤人。现实情况是,许多地区和部门在调整、改革、技术进步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因此,在抓企业整顿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整顿同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抓,做到统筹安排,使各项工作互相促进,步步提高。
今年是企业整顿关键的一年。只要我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攻目标,扎扎实实地抓好企业整顿,就可以早日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我们相信,只要企业的素质真正得到改善,几十万个经济细胞新陈代谢的活力增强,我国的经济振兴就大有希望,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