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关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2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关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邵严国
什么叫提高经济效益?中央一位负责同志说:“讲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就是说,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住两点,一要降低生产成本,二要产品适销对路。对于这两点,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因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企业兴衰存亡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问题。本文拟就提高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
近几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形势很好,城乡市场一派繁荣。但是由于一度对计划经济为主重视不够,企业和生产领导部门在市场预测上还缺少必要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当某个产品供不应求,有利可图时,你也搞,他也搞,成百上千个企业都抢着生产,结果短线变成了长线,有的厂还未正式投产,这种产品已在仓库积压了。前几年,耐酸陶瓷缺,能赚钱,许多卫生陶瓷厂纷纷搞耐酸陶瓷,结果供过于求。随着民用建筑增加和建筑标准提高,釉面砖畅销,大厂小厂又纷纷从釉面砖上找出路,求利润,蜂拥而上。釉面砖的需用量是无止境的吗?耐酸砖就没有用了吗?没有预测,说不清楚。这种状况给我们的经济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盲目性。
办企业,搞生产,能不能事先明白一些,不碰或少碰钉子呢?只要决策得当,是可以做到的。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学会经济预测工作,领导部门和企业都要善于利用市场信息进行决策,做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使生产按照社会需要发展,尽量减少和避免失误。
作经济预测,需要认识和研究产品的经济寿命期。产品也同任何动植物一样,有其生命周期。一种产品从准备生产到投产上市再到被市场淘汰,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就是这种产品的经济寿命期。当然,各种产品的寿命长短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说,寿命期大约可分为准备、投入、发展、成熟、衰退等几个阶段。有经验的企业家,在甲产品还处于发展阶段时,就开始为乙产品作储备,并对丙产品着手研究,这样,当甲产品停止生产时,乙产品马上就接上去,如此循环下去。
目前,我们一些企业,一是没有储备,一种产品滞销了,另一种产品才开始准备,往往因为青黄不接而发生亏损;再是老跟在别人后边转,社会需要的产品,在准备阶段毫无察觉,到投入阶段还看不清楚,等到发展阶段看清了,急急忙忙组织生产,结果还未准备好,或刚刚投入生产,市场就饱和了,甚至已被淘汰。
既要抓生产领域,又要重视流通领域
在产品适销对路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既要抓生产领域,更要重视抓流通领域。
长期以来,我们对流通领域里的问题注意得很不够。比如,在购买阶段不注重效益,企业购入的原料、燃料和生产辅助材料,只凭票报销,价格高低无人过问,质量好坏无人过问,甚至把次品、废品买回来,也无人追究责任。企业这些方面支出的增大,都要直接影响到成本和效益。在销售阶段,产销脱节,产品只讲出厂价格,而在装卸、运输直到用户手中所支付的费用,生产厂不管,用户也不管。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浪费,如何使其经济合理,都很少有人去研究。如水泥生产,倘若我们在原燃材料基地生产烧熟料,运到水泥用量大的城市粉磨成水泥,再用散装汽车直接供给用户,就经济得多。用这种办法,每年从铜川、耀县一带运出熟料90万吨,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磨制水泥106万吨散装销售,可节省的包装纸折合红白松木材3.5万立方米,减少铁路往返运输量32万吨,节省各种费用(包括纸袋押金)1,240万元。
要真正弄懂和切实抓好经营管理
我们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任务是什么?按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我认为,社会主义经营管理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面向用户,调查研究和掌握不断变化的市场信息,决策自己生产的产品品种、花色和质量,使其符合社会需要。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产品是为用户(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服务的,因此,一定要为用户着想,给用户提供方便。我们的建材产品,现在还有不少为用户着想不够的地方。比如,只管生产卫生陶瓷,不管配套的小五金,用户要另外去购买配套,麻烦很多。我们提供的石灰,都是生石灰,装卸、运输过程中粉尘飞扬,运到工地后,还要挖池子、加水进行沉淀和清渣,如果能够在工厂加工成熟石灰粉,袋装运到工地使用,岂不方便得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