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一寸土——云南边防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2
第4版()
专栏:

一寸土
——云南边防纪事
“祖国的领土一尺一寸不能少,少一寸就意味着一场决战。”——边防战士的话
尺土寸田,在云南边防战士心目中,都把它与伟大祖国联系在一起,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在这里,“寸土必争”、“人在阵地在”这些书写在墙上或嵌在战壕边的标语,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战士们随时随地都准备为之献出鲜血和生命的行动。
请看一次发生在滇南边防的“十步之战”。
这天上午,大雾弥漫。我边防部队27名侦察兵正沿着国境线在我国一侧巡逻,突然发现大约一连越军侵占了我方一个山头。在敌众我寡、地形险恶的情况下,年轻排长丁汝德毫不犹豫地率领全排扑向敌人。一场激战随之在相距仅十步之遥的地段展开了。敌人居高临下,枪弹如雨点落下。成片的毛竹被烧焦了,碗口粗的树木被炸断了。侦察排派出的几名爆破手相继牺牲和负了伤。这时,丁汝德低声而又威严地命令机枪手为他掩护,说完跃身而起,在硝烟中象利箭插入敌堑壕边。他端枪一阵猛射,打哑敌左侧火力点,又迅速转身击毙和击溃了右侧的敌人。就在他呼唤战友们冲锋时,不幸胸腹连中数弹,倒在了鲜血染红的阵地前。
战士们高呼着口号与敌短兵相接,战斗持续三个小时胜利结束了,敌人丢尸弃枪而逃,青翠的山峦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扣林山,这是又一座凛然不可侵犯的山。几年来,尽管敌人用上万发炮弹枪弹轰炸扫射,上百次出兵袭击,但她从未丢失掉一寸土地。谈起这里战斗激烈的程度,战士们说,你随便从阵地上抓一把土,都能找出几块弹片。光是“九勇士英雄班”浴血奋战过的高地,不足百平米,就承受了上千发炮弹的轰炸,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战斗。在一段倒塌的战壕前,战士们向我们述说着一位烈士的杀敌壮举。他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并且被泥土埋住了半截身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奋力迎敌,保卫祖国领土,一连打死了4名冲上来的越军,直到第四次负伤,生命垂危,还断断续续嘱咐身边的战友守好阵地。
在另一场战斗中,一位叫朱尔伙的战士被敌人枪弹打中下腭,舌头被打掉了半截。战友们把他送进医院。他已是水米难进,不能说话了。但是,当医生把纸和笔拿来,要他写下要办的事时,这位几度昏迷、在极度疼痛时都不喊一声的坚强战士,眼里涌出泪水,艰难地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我从今天起,就不能和你们说话了。同志们,祖国就是我的母亲。”
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守卫者!他们对入侵者是那样的恨,对祖国疆土又是如此的爱。假如你有机会同他们踏勘一次国境线,你会发现他们对边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满怀着深情。
海拔1,700多米的山头上,云遮雾罩的哨所里,有一位排长,三十岁了,还没找到对象。有人在内地给他介绍过两个姑娘。她们都嫌他守的是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可他说:“咱就是爱这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我们一尺一寸地把着这边防线,才使千家万户有欢乐和幸福。人,总要算这个大帐。”
是的,人人都得算“大帐”。边防线上的一寸土,看起来确实不显眼,但是,它关系到960万平方公里大地的安宁,关系到千万顷良田的丰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象边防战士那样,珍惜身边的“一寸土 ”、“一尺田”,辛勤耕耘,精心打扮,神州大地将更加彩色纷呈,璀璨烂漫。
新华社记者 王志耘 新华社通讯员 蒋绍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