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理论讨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2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理论讨论会
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最近在北京召开了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理论讨论会,讨论了疏通渠道的主要设想、现行各种做法以及集镇的作用等问题。
一、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的主要设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模日益扩大,要求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做到货畅其流。与会同志在讨论中,对如何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提出的主要设想是:继续调整城乡市场结构,实行“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重要渠道作用,恢复合作商业的性质;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设置各种工业品的专业批发企业,组成经济合理、政企分开的批发商业网点;正确处理国合关系、批零关系;重视县城和县以下集镇建设,发挥它们在活跃城乡物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二、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现行做法的比较
许多同志认为,从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和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的长远规划看,国营批发商业下伸是疏通渠道、工业品下乡的重要形式。它的领导关系比较单一,阻力小,便于管理,便于按商品分工统筹安排城乡市场。
一些同志认为,在当前国营批发商业没有能力大力设置下伸点的情况下,利用供销社的现有设备、人员优势,组织各种形式的国合联营机构是适合时宜的。但选点要准,联营双方必须克服部门观点,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多数同志认为,供销社兼代批发业务是条重要的渠道,国营商业不增加设施、人员、网点,供销社又可以扩大工业品批发业务。应适当放宽供销社批发作价办法,充分调动基层供销社就近小额批发业务的积极性。国营商业公司流动批发,简便易行,形式灵活,也不失为扩大工业品下乡的一种补充形式。
三、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同志认为,集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有一定的固定商业机构、一定数量常住人口、交通比较方便的场所,是一定区域的商业中心。
大家认为,集镇是城乡商品流通的重要枢纽,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1)它是农副产品收购、集中和中转的中心,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它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中心和日用消费品零售中心;是农民生活服务中心;是工业品下乡的最终环节,对开拓农村工业品市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具有特殊作用。(3)它是农民内部、城乡居民之间商品交换的场所,对于农民之间互通有无起着不可缺少的补充作用。(4)它是反映和传送城乡供求动态和商业信息的中心。(5)它是农村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批零商业的结合部。
怎样发挥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作用?大家认为要解决四个问题。(1)充分认识集镇在城乡商品流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原则,合理调整集镇商业结构,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要以集体和个体为主。(3)按商品合理流向和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4)发挥地方传统和经营特色。
(商 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