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西南边陲的好医生——记云南碧江县妇幼保健站站长简国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3
第3版()
专栏:

西南边陲的好医生
——记云南碧江县妇幼保健站站长简国敏
本报记者 陈祖甲
1981年春节,云南碧江县妇幼保健站站长简国敏又没有带女儿去玩,她跑到山区为难产的产妇接生。这一天,她一直忙到深夜一点多才算完事。其实,这样的事,对简大夫来说是司空见惯的。1958年,简国敏从昆明卫校毕业。学校征求她对分配的意见。小简只说了一句话:“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此,她精心为边疆人民治病,无论在晨曦微弱的黎明,还是在大雨滂沱的深夜,她都随叫随到,从不迟疑。
1966年8月,简国敏在匹河卫生所工作。一天,她到县里去开会。所里收下一名叫李马娜的傈僳族女孩。在输液中,一块50平方厘米的皮肤坏死。所里的同志争着为女孩献皮。简国敏说:“不用争了。异体植皮,以同性为好。我的身体条件好,由我献皮好了。”六块鲜皮就这样植到患儿的腿上。一周后,她恢复了健康。家长高兴极了,特意把她的名字改为夏马杯(傈僳语治病缝补的意思),作为永久的纪念。
边疆缺医少药,妇女得尿瘘病的较多。简国敏调到妇幼保健站工作后,组织对全县尿瘘病人进行普查。有位名叫李马扁的少数民族妇女,生了六个孩子都死了,得了严重的尿瘘病,伤口竟达三指多宽。简大夫几次上山动员她做手术。当时简大夫正在省办的治疗尿瘘症培训班。她把李马扁接到培训班所在的怒江州医院,亲自当学习班张老师的助手,为李马扁做手术。之后,又担任护理工作,喂水擦身,冲洗会阴,抠大便,帮助患者翻身。这样连续忙了四十天。去年,李马扁恢复了健康后,生了一对双胞胎。
简国敏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一心扎根边疆,为各族人民治病,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1981年她被评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1982年被评为怒江州卫生战线先进工作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