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从《“专案”的遗风》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3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编者按:7月30日本报第五版发表的河南省外贸局孔幽同志写的《他们多次内部廉价处理商品》的来信和记者写的《“专案”的遗风》调查汇报,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到8月12日为止,本报共收到读者来信200多封。现先选登6封如下。
从这6封来信中可以看出,肃清“左”的流毒的影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多么重要。我们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来信,参加议论。
从《“专案”的遗风》想到的
从你报7月30日第五版发表的记者的调查汇报《“专案”的遗风》,至少可以看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河南省外贸局调查组的某些人在作风上仍然抱着旧的一套。他们搞调查只是去为已有的结论拼凑所需的材料,因此不惜牵强附会,捕风捉影。他们根据“经验”(这“经验”代表着过去多少人的苦难啊!),很自然地写出了那样的“调查报告”,而且想当然地认为材料是无需与本人核实的。
二、某些调查人的文化水平和逻辑观念十分值得怀疑。否则,他们怎么会把“参观故宫”以“增加历史知识”、去大连逛一趟以增加“海洋知识”之类的话当作“论据”呢?
三、提供证言的人,有些显然是迫于形势而写的,所以才有“凡是上面来检查工作的,我们都请”,主要应由“我们负责”这样安慰良心的话,出现在证言材料上。北京 裕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