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为社会培养优良劳动后备力量 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风陵渡中学完成双重任务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4
第3版()
专栏:

为社会培养优良劳动后备力量 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风陵渡中学完成双重任务好
本报讯 记者毕全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秀翔报道: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普教工作会议上,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又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认真完成好双重任务的经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977年以来,风陵渡中学高中毕业生1,100多名,其中600多名回到农村,成了思想好、有较高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技能的新一代农民。他们中有200人当了农业技术员,100多人当了社队干部。有的成了全省闻名的农业生产能手。1982届毕业生董震义承包的小麦,由亩产400斤猛增到900多斤,皮棉由20斤一跃突破百斤大关。风陵渡中学自1977年以来为大专院校输送了近500名新生,升学率平均每年40%左右。据调查,这所中学的毕业生到高等学校后,大都思想较好,作风朴素,学习和体质较好,有较强的自学和动手能力。几年来,风陵渡中学还培育了好几个小麦良种,有的已在运城地区大面积推广,获得丰收。当地农民和教育界的同志说,这所学校确实是叫人服气的重点学校。
风陵渡中学原是芮城县和运城地区的重点中学,今年5月被确定为省重点。在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初期,这所学校也曾出现过忽视大多数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学校附近社队的农民纷纷来到学校,向教师请教科学种田的方法。许多往届毕业生拿来土样请教师化验。有不少毕业生不会科学种田,承包的田地产量很低。这一切促使教师们看到了农村中学的责任,从而端正了办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良的新生。又要为生产战线培养优秀的劳动者。完成这双重任务,都要执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风陵渡中学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从各个环节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上好农业劳动技术教育课,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