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播撒美好的种子—记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夏令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4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播撒美好的种子
—记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夏令营
本报记者 解波
少先队员奔向大海,奔向青岛,奔向文艺夏令营的营地。
朝鲜族能歌善舞的小朋友金美玉、金莲花和金燕象轻盈的彩云飘来了。不论是她们薄如蝉翼的崭新衣裙,还是南下旅程的随身用品,都是自治州和延吉市文化局的领导同志亲自过问。南通市少先队大队长张晓清象远航的风帆驶来了。老师把学校的相机托付给她,要她把夏令营丰富多彩的生活摄进胶片,带回长江边的家乡。哈萨克族小歌手绕鲜象矫健的山鹰飞来了。小帽上的猫头鹰翎毛在海风中骄傲地飘动,为了寻觅这撮珍贵的翎毛,她的父母和亲戚辗转相托,惊动了天山深处的猎户……
请放心吧!孩子们的家长、老师和各位领导,他们会在夏令营里受到大海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瞧那南京艺术小学的张伟,刚满十岁,就挑起了夏令营文艺晚会报幕的重担。我问她紧张吗?她笑得象颗熟透的石榴,悄悄和我耳语:在家里,奶奶最疼她。在夏令营,她又有了两位奶奶。一位是夏令营的营主任罗英,罗英白天忙得象旋转的陀螺,晚上不睡觉,赶写报幕词,还为她誊写得工工整整,递到她手里;一位是演白毛女的田华,田华和她合作报幕,手把手地教她、带她,使她学会了报幕要自然、真实。还有那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十二岁的李承音,居然为功力深厚的歌唱家胡松华伴奏,获得了珠联璧合的成功。当我询问承音的时候,她甜甜地笑了,羞怯怯地告诉我:胡松华老师有个和她同龄的女儿,也学钢琴。胡老师爱她如同亲生。她练琴,胡老师为她扇风、驱虫、买冷饮,还象讲故事一样耐心讲解乐句的内涵,使她懂得这里要弹出蒙古草原的风,那里要弹出日本渔民的力;这句是对人声的模仿,那句是对未来的憧憬……
其实,得到锻炼的哪里单是这两位红领巾。戏剧组的孩子在朱漪、田华、方掬芬和连德枝老师指导下,排演了哑剧《凳子上的钉子》和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美术组的孩子在韩美林、李滨声老师辅导下,举办了琳琅满目的夏令营画展;资华筠老师带着十二位小星星翩翩起舞;瞿希贤老师指挥着红领巾们引吭高歌……
自然,海潮总是有涨有落,生活里也不都是欢乐。有一天,我听说天津学生王朝霞曾在半夜里伤心地哭泣。王朝霞,好耳熟的名字!啊,是她。她的画曾参加法国儿童画展,荣获银质奖,又在全国少年儿童画展中得过三等奖。这次,她为了对担任名誉辅导员的文艺老人们表示敬意,画了《松鹤长春》等书签,分送给孙敬修、瞿希贤等爷爷奶奶,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我找她聊天,她清潭般的眼睛里又漂浮起泪花。原来她在文艺夏令营里,领略到艺术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需要长久的刻苦磨炼,便觉得自己知识太少,根底太浅,离真正的艺术还差十万八千里。小朝霞,你别哭。你在欢乐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进步呀。
此后,在那仅仅半天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我发现她睁大渴求的眼睛,跻身于新华书店密密的书林;在那红领巾们慰问省劳模的聚会上,我看到她支起贪婪的耳朵,倾听特级教师恳切的祝愿,并且悄悄地拜师求教,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我为小朝霞的迅速成长感到欣喜,更为文艺夏令营的神奇力量感到吃惊,不由得想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是多么需要艺术的熏陶和美的哺育啊!可是,对少年儿童的美育,还没有象德、智、体那样得到广泛的、认真的重视;许多中小学音乐、美术等等课程,至今在一些学校领导人以至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目中,还是可有可无、动辄被挤掉的东西。象这样的文艺夏令营,也还仅仅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夏令营临近结束了。它给孩子们的教育会不会随着烟消云散呢?我偶然看到从新疆和田来的阿里木江在默默地拾起营地的桃核。这个憨厚可爱的孩子和小朝霞一样喜欢画画,他的画《大地毯》在孟加拉国际儿童画展得过金质奖章。为什么他现在不拿笔作画,却留心收集桃核呢?他的回答就象一首优美的小诗:“我要把它们带回家乡,包上柔软的树叶,埋进温暖的泥土,等到明年春天,播种在房前的院子里,让它们长出抗击风寒的小桃树。因为这是从文艺夏令营带回的种子。”啊!有播种就会有收获。今年的文艺夏令营是个良好的开端,美好的种子将会播撒在所有孩子的心田。(附图片)
孙敬修和连德枝为小营员们签名留念 吕国庆摄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