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歙砚生产面临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4
第7版()
专栏:文化信箱

歙砚生产面临危机
张振国
安徽的歙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作于唐。当时歙州府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历来歙砚石料均采于婺源,加工于歙县。南唐元宗李璟见歙州砚工李少微刻砚技艺精湛,故在歙州设置砚务,“歙砚”从此扬名中外。
安徽歙砚厂根据历史记载,一九六二年在婺源县龙尾山找到了老砚石坑,恢复了名牌歙砚生产。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三年,该厂投资二十多万元,开采量由年产几吨增至五十多吨,成本费只有一角多钱一市斤。
婺源县一九五二年划归江西省管辖。一九七四年动乱之中,婺源县单方宣布不准该厂开采。后经皖赣双方协商,议定由婺源县手管局组织开采,按合同供货。但从一九七五年以来一直供应不足:1975年签约30吨,实际只供16吨半,从1980至1982年平均每年只供应10吨。今年以来片石不给。同时,在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婺源县单方将砚石价格数次提高。规格砚材由1975年每吨780元增至1,000元左右。金星砚石每吨由1,014元提高到1,575元。非规格砚材由每吨450元增至564元多。而且较好的砚石已由婺源砚厂选去,供给歙砚厂的砚石质量逐年下降。目前,歙砚生产已面临断料危机,外贸出口将受到影响。
江西婺源虽有好的砚石,但缺乏精湛的刻砚技艺,好料只能刻出廉价产品。而安徽歙砚厂有传统的生产技艺,全厂100多名刻砚工人,有一半均有二十年以上的刻砚技术,工种也较齐全。现在好料奇缺,多数技工只得刻制一般石砚。因此,当地政府和砚厂都要求:第一、根据历史渊源和歙州人民的传统联系,希望仍将婺源县划归安徽省管辖;第二、如不能改变现行政区划,希望有关上级领导部门将婺源县溪头公社砚石大队的砚山划归安徽歙砚厂开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