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孔雀之乡“新戛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4
第7版()
专栏:

孔雀之乡“新戛光”
张苛
傣话“戛光”是跟着鼓跳的意思。这是围绕着打击乐象脚鼓、铓锣、大钹所跳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一带。
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群众对“戛光”有了新的要求。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戛光”发展成为新型的民族集体舞。舞蹈队形未变,只是由原来单行绕圈改为男女双行绕圈,这样便于对舞交流情感;舞蹈节奏未变,只是处理动作的密度不同,更适应舞者多种情绪的需要;舞蹈律动也未变,只是把原有的动作幅度扩大,变化增多,使舞者的姿态线条更优美。“新戛光”有7套组合,可以不停顿地循环进行,较之单一的“戛光”丰富多了。
“新戛光”不仅逢年过节跳;劳动之后,象脚鼓一响,人们便觅声而来。今年泼水节,因为甘蔗丰收,小麦长势旺盛,来跳舞的人就更多了。参加“新戛光”的,有傣、景颇、崩龙、阿昌、傈僳、汉等各族的社员,有医院的医生、护士,有学校的师生,有驾驶员、售货员、理发员……跟在后面的,是许多刚会走路的儿童,象队伍的一条可爱的小尾巴。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远望象一条朝气勃勃的彩色游龙。在这里不分职业,不分职位,不分民族,也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尽情地跳着舞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