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摒弃“老好人”处世哲学 凌源县委端正党风敢碰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5
第3版()
专栏:

摒弃“老好人”处世哲学
凌源县委端正党风敢碰硬
编者按:“老好人”,是一种庸俗的处世哲学。沾染上这种庸俗思想作风的党员干部,眼见损害党的事业的言行不敢挺身而出,或漠然置之,或装聋作哑,明哲保身,以求一己之安。这是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现在,“老好人”这种庸俗处世哲学,在不少党员干部中有相当的市场。凡“老好人”多的地方,正气不能抬头,邪气压不下去,党的事业受到严重危害。因此,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领导班子之中,坚决摒弃“老好人”哲学,发扬敢于同党内外各种错误言行作斗争的精神,是当前整顿党风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方面,凌源县委作出了一番努力,他们的做法可供参考。
本报讯 辽宁省凌源县委按照新党章要求,摒弃“老好人”处世哲学,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促进了党风好转和山区建设。
凌源县委从去年12月下旬起,先后四次学习十二大文件、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及陈云同志《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等文章。学习中,他们密切联系实际,检查了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常委们一致感到:领导班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有些人一心想当“老好人”,不敢碰硬。具体表现是回避矛盾,怕伤人惹人,只求一团和气,却不顾党和人民利益受损失。遇到棘手的问题,县委主要负责人希望别人出头,其他常委成员推主要负责人,年龄大些的同志想给自己留后路,年轻些的同志则想给自己铺条进路。大家都采取“多栽花、少栽刺”的态度。因此,使县委常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正之风得不到抵制和纠正,全县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
经过学习,县委常委认识到,作为党的干部,做“老好人”,不敢碰硬,是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得不牢的表现,从思想深处说,还是个人主义作怪。大家谈认识摆危害,决心以实际行动边学边改。
首先,县委集中力量解决在全县存在的建房分房、户口变迁和招工招干中的不正之风。县委书记王守义同志带头当面批评了乱建和多分住房的6名干部,限期让他们改正错误。在十天内,3名局级干部退出了多占的住房。由于县委纠正不正之风的态度坚决,那些长期拖欠和不交房费的党员干部补交了房费1,800多元。县委和县政府还对那些造假证明把自己的家属和子女迁入城镇的领导干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抽调得力干部很快查清问题,并注销了24户、39人的城市户口。县委还督促有关部门清退了非法安排到机关、国营或集体企业工作的27名党员干部子女。
县委常委带头碰硬,党风正,人心顺,干部群众干四化的劲头足了,全县山区建设大步前进。
辽宁省凌源县委办公室 凡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