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感谢您,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记解放军总后勤部驻安康部队抗洪救灾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5
第4版()
专栏:

感谢您,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记解放军总后勤部驻安康部队抗洪救灾的事迹
7月31日,陕西省安康县城遭到百年来毁灭性的特大洪水袭击。
“灾情就是命令”。解放军驻安康地区的总后勤部所属5个单位的指战员,置自己受灾而不顾,舍生忘死,奋勇当先,全力以赴抢救人民生命财产。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31日下午,驻安康地区的解放军三二○医院遭到洪水袭击,整个院内一片汪洋,水深处达两米。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地势较低的安康县城,那里的灾情怎么样?由于通讯中断,一时得不到消息。8月1日午后,院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一个响亮的口号提了出来:“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身在灾区,更要想到灾区人民群众。”顿时,全院呈现一派公而忘私、争往灾区的动人情景。技师唐时荣、护士王兰芬夫妇俩,不顾家中老母、小孩和患病的弟妹,双双报名参加医疗队。副院长王琳当时身体有病,在指挥本院救灾时一天一夜未合眼,主动要求带队前往。全院仅用两个小时就将药品、器材准备完毕,迅速组成了一支有31名同志的医疗队,下午2点40分赶到安康城内。他们因陋就简,从泥泞中拣来木板砖头,搭起工作点、诊断床,整个准备工作仅用了22分钟,“三二○医院救灾医疗队”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第一家医疗队奔赴灾区的消息不胫而走,伤病员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医疗队的同志们怀着对灾区群众的深厚感情,站在污泥积水中,当天下午就救治伤病员477名。一直到8月3日傍晚,大家连续工作50多个小时,许多同志眼熬红了,嘴唇干裂了,还有一些同志累病了,仍然不停地抢救病人。年过半百的离休军医邓兰,平时经常走村串户为群众义务治病,并专程到安康县城抢救治疗过一些病人。这次,她主动参加了医疗队,看到人民群众遭受的灾难,心如刀绞一般,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忘我地工作。一天晚上9点,一位50多岁的妇女被抬到医疗队时,已经停止了呼吸。医疗队副队长王培信果断地说:“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话音刚落,他就伏下身子,对着病人满是污泥和血的嘴,进行了20分钟的人工呼吸。在场的群众看到这种情景,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人民的财产,我们不能动”
8月1日凌晨,安康县受灾的消息传到总后某工程团。他们不待上级命令,全团立即出动23辆车、500多人,迅速向安康城开进。
8点25分,第一梯队三连的指战员来到汉江北岸。南岸安康县城,除了孤零零可见的几幢高层大楼顶部,一片汪洋,唯一连接两岸县城的近三百米汉江大桥已经被洪水淹没。“冲过去!”三连的干部和团司令部陈治增参谋当机立断,挑选了40名同志组成涉水抢险突击队,在陈参谋和二排长方兴雄率领下向南岸冲去。
平时,宽敞、笔直的汉江大桥,此时,只剩下一些依稀可见的路灯杆,可辨认出它的方向。突击队的干部战士摸索着前进,方排长在前面开路,带钉子的木头把他的双腿划出了道道血口,只见他高声呼喊:
“同志们,跟我来,保卫银行,保卫百货公司!”突击队的同志们奋勇争先赶到了指定地点,在齐胸深的水中,坚持了四个多小时,圆满完成了警戒任务。
晚7时,经过一天紧张战斗的突击队在换防的途中突然听到“解放军!解放军!”的呼喊声。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原来有4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在一座楼房顶上。指战员顿时忘记了一天的疲劳,转身向大楼冲去,一趟、两趟……被围困的群众大部分被转移到安全地带。一位刚生过小孩才四天的产妇,身体极度虚弱,情况严重。几个战士迅即站成两排,将产妇高高举起,小心翼翼地前进。这位产妇身上一点也没有被水打湿,平安地送到了安全地段。两个多小时后,400多名群众全部脱险。
三连的同志们在洪水中连续战斗了十五六个小时,干部战士们滴水未进,口干舌燥。“汽水!”不知是谁打捞上来一整箱汽水,大家不约而同地围了上去。眼前的这一箱汽水,对他们来说多么急需呀!可是围到跟前,又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动手去拿汽水。“怎么不喝?”姚连长风趣地问了一句。“这是人民的财产,我们不能动!”三连这支第一批冲进灾区抢险的队伍,在这场特殊的考验面前不仅表现出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而且表现出革命战士无私的高尚的品质。
“为人民献身最光荣”
“为人民献身最光荣!”这是为抢救群众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刘生荣的遗言,它表达了抗洪救灾解放军指战员的心声。
7月31日下午5时,汉江水位猛涨,安康县1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驻在安康县城仅有25名干部战士的总后某部营建办公室,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组织了11人参加的抢险队。正在家中休假的助理员刘生荣闻讯赶来,十分坚决地说:“我是党员干部,抢险小组算我一个!”于是,“十二勇士”乘坐一辆汽车冲向危险区,冒雨抢救国家财产,转移城内群众。他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三次往返进水越来越深的险区,搀扶老人,抱着小孩,扛着箱子,送上汽车,很快就把17户群众的财产和53名居民搬出房屋,转移到安全地带。
但是,当他们返回到安康地区邮电局门口时,汉江沿岸多处决堤,洪水猛兽般地涌进县城,顿时城内一片汪洋。在浑浊的洪水中,群众的呼救声揪着“十二勇士”的心,使他们忘记了疲劳和个人安危,坚决果断地又跳上汽车,再次开进险区。他们趟着齐腰深的水,把一个个被围困的群众救上车。突然,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袭来的洪水,汇合成激流巨浪,无情地吞没了汽车,车上的12名抢险队员和20多名群众一起被卷入水中。战士谢开终、屈进才等被洪水冲到一座楼房的二楼凉台上以后,不顾身上多处碰伤,又连续从水中抢救了5名生命垂危的群众。而后,他们和其他4名抢险队员汇集在一块,冒着危险将水面漂来的木材收集起来,迅速绑扎成浮排,让群众坐在上边,他们在水中边游边推向五层楼高的邮电大楼顶上,往返多次,使近百名群众脱险。
经过顽强的战斗,12勇士救出了数百名群众,但是,有5名干部战士却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共产党员刘生荣、李成全、董永峰和共青团员张人家、张悦。
感谢您啊,光荣的军队,人民的子弟兵!
解放军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舍生忘死、奋勇当先的壮举,受到党中央、陕西省委、安康地区和当地群众的称赞。万里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时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历来人民有难,解放军总是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死,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一支热爱人民的军队。”
本报通讯员 侯征喧 钟基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