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甘甜滦水入津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7
第2版()
专栏:通讯

甘甜滦水入津门
新华社记者 杜继昌
8月15日,早已做好准备的大黑汀水库的闸门骤然打开,一股巨大的流水奔腾而出,驯服地按照人们指引的路线流、流、流,一直流向天津市。举国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全线试水了!这是广大引滦建设者们盼望的一天,更是天津市700万人民盼望的一天。
“水比粮食还重要”,多年深受缺水之苦的天津人民对中央领导同志讲的这句话,感到特别亲切。没有水,人就不能生活;没有水,生产就不能发展。近年来,由于水源的变化和连年干旱,天津市严重缺水,全市日用水量由180万立方米降到70万立方米。“自来水可以腌咸菜”,不仅形容天津水质极差,而且说明天津用水奇缺。到1981年,天津市还发生了水荒,就连可以“腌咸菜”的水也不多了。被迫之下,天津市不得不让一部分工厂停产、半停产,让农业乃至菜田停止用水,让居民减少用水。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天津市用水的燃眉之急,保证几百万城市人民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毅然决定:引黄济津。为了在近期内最可靠地解决天津市缺水问题,又决定拿出巨额投资,兴建引滦入津工程,即把滦河水引到天津市,并决定让天津市对这项工程负责审核和组织实施。让地方负责审核和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工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引滦入津建设中实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对引滦入津工程极为重视和关怀,曾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并明确提出了“一要注意质量、二要加快速度、三要尽量节约”的建设方针。胡耀邦同志对这项工程的建设作了重要批示,赵紫阳、万里、杨尚昆、胡启立等中央领导同志还亲临视察,现场指导。党中央、国务院把人民的疾苦时刻放在心上。
引滦入津工程是我国目前最长、最大的城市引水工程。它犹如一条巨龙跨越滦河、海河两个流域,横穿燕山山脉,途经河北省和天津市的六个县、区,全长234公里。
英雄的引滦建设者们,胸怀“引滦入津,为民造福”的崇高思想,日夜奋战,从去年5月到今年7月,只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就又快又省又好地胜利完成了这项雄伟而艰巨的工程,保证了今年8月15日全线试水和9月11日正式通水,创造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上的奇迹。邓小平同志称赞这项工程为全国重点建设树立了榜样。赵紫阳总理7月27日视察时,赞扬这项工程“搞得很好,打了很漂亮的一仗”。
引滦入津工程的胜利完工和全线试水,为9月11日正式通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式通水后每年约有10亿立方米的清清滦河水流入津门,天津市人民用水困难的日子就将结束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