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不用翻译的一次国际会议——第六十八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7
第6版()
专栏:

不用翻译的一次国际会议
——第六十八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侧记
曾禾尧
本月初的一天,在风景如画的布达佩斯城的一所会议厅里,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在这里举行的第六十八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主席团把一个银光闪闪的奖杯——新设立的国际世界语流动奖杯“费恩杯”奖给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当中国代表团团长张企程领奖杯时,全场欢声雷动,100多人拥向台前争相摄影,场面十分动人。
世界语诞生已经近百年,在我国早就受到一些进步学者和革命人士的重视和推广。解放后,世界语运动在新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出版的世界语月刊《人民中国报道》已有33年历史,读者遍及全国各省市和世界60多个国家。我国教育部于去年12月发出通知,重申将世界语列为大专院校第二外语选修课程和研究生与各专业干部职称晋升考试的外语科目之一。为了表彰中国的世界语运动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第六十八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决定把“费恩杯”奖给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并建议于1986年在中国举行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
为了消除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语言障碍,波兰的一位医生、语言学家柴门霍夫于1887年公布了他创造的“世界语”。这种语言结构合理,语法简明,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丰富生动的表现力。世界语经过96年的实践运用,各国人民逐步认识到它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目前在102个国家中有1,500万人学习和使用世界语;全世界共出版世界语刊物160多种;14个国家的83个广播电台定期播出世界语节目。世界语在当前国际通信、国际机构和会议以及人民相互交往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今年7月31日到8月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了第六十八届国际世界语大会,这是一次独特的、不用翻译的国际性会议。来自50多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代表在7天的会议中举行了大会以及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专业会议100多次,还举办了文艺、戏剧的表演和竞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大会的全部文件、报告、发言,都是以世界语为媒介进行的,与会者完全能够相互了解思想,充分进行学术交流,增进友情,而毫不存在语言障碍。大会节省了一般国际会议用于翻译的大量时间和金钱。
包括科学家、教授、编辑和出版工作者的中国世界语代表团参加了第六十八届大会的活动。中国代表在会场内外同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学术交流。各国代表尤其是东欧国家的代表对中国的世界语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感到很大的兴趣。在匈牙利政府举行的招待会上,匈牙利副总理伊斯特万同志同张企程同志亲切交谈,表示欢迎并希望加强匈中两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中国代表团通过这次世界语的盛会,增进了同各国学者的友情,并将为在中国进一步推广世界语运动作出新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