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草灌乔相结合 林牧农齐发展 贵州毕节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山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18
第2版()
专栏:

草灌乔相结合 林牧农齐发展
贵州毕节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山区
本报讯 记者郭丕霄、杨锡玲报道:贵州省毕节地区采取“以退促进”的办法,从退耕还林、种草和水土保持入手,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开创建设山区的新局面。
这个地区山大坡陡,沟壑纵横,全区有近30%的耕地在25度的陡坡上。过去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片面抓粮,陡坡开荒,大面积毁林造地,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人民生活最贫困的地区。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地委负责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了一些地方从实际出发,保护生态平衡,建设山区的好经验。如毕节县弯腰树生产队给一百多个山头戴上“安全帽”(即山头种树),在山坡砌石埂造梯田,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改变山区面貌;威宁自治县大面积种牧草,发展畜牧业;赫章县恒底区实行绿肥地免耕法,获高产。这个县的平山林场,几年来把治山、治水、造林等结合起来,森林面积由建场初期的8,000亩增加到2.3万多亩,而且同周围的社队一起修建了15个水库(塘),形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网,既保水于林,又蓄水于库,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带的自然条件,成为贵州高原的鱼米乡。
自去年春天以来,毕节地委先后组织县委书记、县长到这些县社参观学习,接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如何综合开发治理山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决定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生物措施。主要通过造林、种草,封育保护现有植被,有计划地把25度以上的467万多亩坡地,分期分批退耕还林、还草,使森林植被覆盖率逐步增加。
二、工程措施。通过修筑水利塘坝等多种工程,就地蓄水保水,或集中拦洪、滞洪、沉沙,减缓水土流失。县、区、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两年内按草、乔(木)、灌(木)相结合的原则,迅速改变水库沟渠严重淤塞的状况。山区人民长期与自然斗争修造的梯田梯土,列为水土保持的重要项目。
三、农技措施。凡水土流失的耕地,因地制宜运用轮作倒茬的办法,推广绿肥地免耕经验,增强土壤抗蚀性能,改土改田,提高单产。
开展山区综合治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地区和各县也拨出一定经费,用于山区建设和水土保持,在25度坡以上退耕还林的成片耕地中建成梯田梯土的,也给以一定补助。
这几项具体措施,实际上体现着山区建设方针的战略转移。即从单纯抓粮到抓多种经营,从单纯修农田种粮食、毁林开荒到造林、种草,保护植被,保持水土。这样抓得较早的地方,已取得初步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