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把话剧送到边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21
第7版()
专栏:随笔

把话剧送到边防
王石
最近,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同学带着《高山下的花环》和《天山深处》两出戏,到祖国北疆内蒙古军区,向战士们汇报演出。我随团下去,感触到一些以前不曾想到过的问题。
水该多往旱田里浇
话剧,对久居都市的人们说来,恐怕早已看厌了。但在很多边防战士的眼里,仍然是稀罕物。在固阳县,我曾在开演之前与几位战士作过一些交谈:
“入伍几年啦?”
“四年。”
“在部队看过几次话剧?”
“这是头一回。”
“入伍前在家里看过吧?”
“也没有。”
我转而又问周围的几个战士,他们也都红着脸答道:“没看过,一次没看过。”戏开演了,梁大娘一出来,好多人瞧着直乐。我问他们为什么乐,“哎呀,装扮得还真象呢!”不一会儿,当天幕上出现“炮击”的活动幻灯效果的时候,观众鼓起了掌。“呀,快看,还能出火呢!”可见在他们看来,话剧的确新奇得很。见到这一切,使我久久不能平静。这在北京,我们哪里想到过,今天日夜守卫着边防的战士们中间,还有许多人竟连一次话剧都没有看过!
在演出的日子里,几乎每场戏都是座无虚席。我们的戏,在北京曾演过多场,但从没有象这次演出时反响那么强烈。在演剧过程中,剧场里忽而哄然大笑,忽而掌声骤起,忽而鸦雀无声,忽而掩泣唏嘘,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呼应,真象浪头撞击着礁岩一样。
有人说,“话剧不吃香”,可在边疆和偏远的山乡,它“吃香”得很!水,该多往那些旱田里浇啊!
千方百计都会生出来
话剧要下基层,确有它的难处:人多、家什多;还要有相应的剧场条件。《高》剧的舞台装置虽比较简便,但原设计的景片很难离开吊杆,结果费了很大事。《天》剧是实景,道具一大堆,行动起来繁重得很。看来,话剧下部队,必须寻求灵活多样的舞台形式和演剧形式。
心中有战士,千方百计都会生出来。近几年,话剧舞台时空的运用也有了新的突破。英国的莎士比亚剧组来华上演话剧《第十二夜》,总共只有几名演员,舞台景只靠四根支柱和一幅方布变化组合。象这样的演剧规模和舞台形式,在任何一个部队(甚至连队)、工厂、学校都可以举行演出。如果我们不只是为了追求新奇,而是从为群众演剧的意愿出发,借鉴和创新的天地该是多么广阔!关键是,写戏、排戏、置景的时候,就该想着“要下去”。
今天,舞台条件好了,剧团也更专业化、正规化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戏剧可以离群众更远,相反,应当更近些,形式更多、更巧、更有力、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多熏一点兵味儿
一到连队,和战士们一比,立刻就看出我们的差距。有一次,我们到某部炮团参观操练,突然下起了大雨。然而战士们的队列还是那么整齐,战斗动作还是那么准确、利索。他们冒着大雨操作、训练,衣服淋得透湿,却将雨具都让给了同学们。当操炮结束,同学们要演出几个小节目表达他们的心意时,只听一声口令,战士们霎时间整整齐齐地坐在了刚刚被雨浇湿的泥地上。此情此景,使很多同学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掀掉了雨衣,忘却了凉意,激动地说:“我们的战士原来是这样生活着、战斗着,这才叫兵!”
我们是部队文艺工作者,天天讲写兵、演兵、为兵服务,但在城市久了,虽说穿着军装,可连兵的样子、兵的气味都快没有了,更不用说兵的生活、兵的情感。在城里,留长发、敞领口,缺乏军人仪态,似乎觉得没啥,而到连队,就立刻觉得刺眼。那里的军营气氛迫使你不得不受约束、受熏染。话剧演员要直接在舞台上以自己的气质、形象去表现战士生活,没有兵味儿,怎么行?
拉杂写来,不过是一点浮浅的随感。无非想呼吁一声:演剧形式要改革,话剧要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