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傣族社员贺新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22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傣族社员贺新居
今年夏初,我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镇参加了一次有趣的贺新居活动。
新居的主人是傣族社员,名叫岩伦。他一家5口人,现在是镇上有名的蔬菜专业户,4月份开始,花4,000元兴建了一座新竹楼。岩伦的妹妹玉淑告诉我,岩伦家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前,可穷呐!每年连买口粮的钱都不够,是队上出名的缺钱户。可是今天除掉建新楼的花费,还存着几千元,因此她哥哥常对家里人讲,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可不能忘记党的好政策呵!
当我们到达这座还散发着新树脂香气的竹楼时,见到按傣家传统习惯来帮忙建新楼的能工巧匠们,正顶着烈日砌最后一片瓦、上雕着花纹的最后一块椽板,好漂亮的竹楼啊!这使我想起一段传说:据说在一千多年以前,蜀汉丞相诸葛亮到了西双版纳,他向当地的百姓传播了垦荒种植技术,并留下了粮食种子。当他要起程回成都时,傣族群众想起要向他求教在炎热地区建造房舍的设计图样,诸葛亮笑笑说:“那好办。”他随手摘下自己的帽子交给傣民,说:“就照这样建吧!”从那时起,傣族人居住的竹楼造型都象诸葛丞相的帽子。如今,傣族人的竹楼,形式仍是传统样子,而用材已大部不用竹子,改成了木料板楼。
岩伦为了使乡亲们看看他家生活的变化,把近年来新添置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和十几床新缝的绸缎被褥,以及其他那些五光十色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品,统统拿出来,由一群美丽的姑娘列队送进新竹楼。
贺新居仪式开始了,竹楼内灯光熠熠,充满歌声笑语。一伙穿着艳丽筒裙的小卜少(姑娘)簇拥着岩伦夫妇来到主持祝贺仪式的长者面前,举行乔迁拴线仪式。这时,只见莫嘎(歌手)面前放着一张小篾桌,桌上摆着一对小鸡,两只鸡蛋,还有红糖、米酒、芭蕉、盐巴和糯米饭,意思是告诉人们勤劳致富是傣族人生活甜蜜的康庄大道。就在这时,长者把一条白线拴在岩伦夫妇的双手上,祝愿他们在这座新竹楼内白头偕老,世世代代繁衍下去。贺新居宴会开始,老年人举杯祝酒,年轻人则随着?的呜呜声和象脚鼓的咚咚声,兴奋地绕着竹楼跳起舞来。
本报记者 高 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