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怎样采集树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23
第3版()
专栏:科学信箱

怎样采集树种
问:团中央8月12日电话会议要求全国青少年积极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我们在开展采集树种活动时,不知道采哪些树种、怎样采和怎样保存运输,请为我们作一科学解答。 邵 先 戴 元
答:不同的树种对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地处我国西北部的甘肃省,风沙大,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有很多树种不能适应如此恶劣环境。必须采摘抗风沙、耐干旱瘠薄的适应性强的树木种子。灌木树体小而根系发达,吸收水分多而蒸发水分少,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因而采种应以柠条、岩黄芪、花棒、胡枝子、红柳、毛条、沙枣、狼牙刺、紫穗槐等灌木种子为主。阔叶树种的落叶能够改良土壤,逐步提高土壤质量,可注意采集这类树木种子,如:刺槐、国槐、白蜡、五角枫、臭椿等树种。也可适量采集油松、樟子松、白皮松、侧柏等适应能力较强的针叶树种种子。
种子的优劣影响到造林质量甚至造林的成效。用劣种造林出苗少、成活率低、林木生长慢、木材质量低;用优良种子造林则可提高经济效益。因而要选择中壮龄、生长旺盛、病虫危害少的母树采种,不要在幼林、过熟林、“小老头”树、衰弱的病虫木上采种。采种不能断枝折条,要保护好母树,切忌杀鸡取卵的采法,对高大的树木,可用高枝剪、采种刀、钩、叉、镰剪摘果实或小果枝。
各个树种的种子成熟期不同,同一树种也因林龄、植株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气候、坡向等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出现成熟期的差异。因此要适时采种,不能采得过早,也不能采得太晚。早了,种子生理未成熟,物质积累不充分,含水量高,种皮没有保护能力,既难贮运,发芽率又低,造林不易成活;采摘过迟,种子会脱落或飘散,或被鸟虫兽取食,以致采不到种子。在我国北方,许多乔、灌木种子都于9月中下旬相继进入成熟期,这时种子或果实将表现出成熟的特征。如,松、柏类树种种子成熟时,青绿色的球果会变成黄褐色;白蜡、五角枫、臭椿的翅果成熟时颜色变深;柠条、岩黄芪、花棒、国槐、刺槐、合欢、毛条的荚果成熟时,会出现灰白色、黄褐色,荚皮变硬等特征。
采回的种子不能任意堆放,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球果通常可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摊开晾晒,每天翻动一两次,使果鳞裂开脱籽。翅果属于闭果,成熟后果皮干燥而不裂开,不必从果实中取出种子,晒干去翅即可。荚果可经烈日曝晒,搓去果皮。种子脱出后,可进行风选、水选除去夹杂物,取得纯净种子,尔后晾晒,使种子含水量下降到8—12%,以便贮运时不致霉烂变质。
种子贮藏和调运时,将种子装入麻袋内即可。麻袋要有标记,写明树种、产地、采种日期。可置于通风、干燥的房屋内存放。运输尽量迅速,路途不要耽搁太久,要及时装卸,防止曝晒、雨淋,避免受潮及鸟鼠危害。运输大批种子要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分发。
林业部 周建铭 封加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