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申家山是怎样战胜干旱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25
第5版()
专栏:农村调查

申家山是怎样战胜干旱的?
冯纪新
(一)
申家山是甘肃中部干旱区通渭县的一个山区生产队,28户,154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900——2,200米,面积2.16平方公里,年均降水400毫米左右,60%集中在6—9月。因长期开荒铲草,单一抓粮,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蓄水抗旱能力差。七十年代十年九旱,年人均分配口粮只有270斤,基本上没有分过钱。多数年份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饲料、肥料、燃料俱缺,处于长期掠夺性经营造成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中,有73.9%是类似申家山的山地。可以说申家山是中部地区大部分农村的缩影。
1979年春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省草原工作队女畜牧师王素香等同志,为了探索改变中部地区穷困面貌的途径,主动来到申家山办点。当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申家山人缺口粮,畜缺草料,正面临着春旱和春荒的双重考验。他们调查研究了这里的情况,针对长期存在的单纯种粮,忽视发展林、牧业的跛足经济,着手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首先从种草起步,以草养畜,促农促林。逐步恢复农、林、牧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当年组织农民种了297亩红豆草、苜蓿等。1980年又种了381亩,当年收草籽5,000多斤,干饲草5万斤,柴草38,000斤。出售草籽收入1,200元,出售畜产品收入997元。种草使农民看到了希望,此后,逐年扩大草地面积。现在,申家山保留种草面积740亩,粮食播种面积约900亩,林地由70亩扩大到170亩。1981年、1982年,通渭县遭受了持续的严重旱灾,全县农业总收入连续两年下降。而申家山由于草地逐渐进入盛草期,收入却稳步上升。特别是草籽和畜产品的收入,逐年成倍增加,仅按作为商品出售的草籽和畜产品计算(牲畜的增殖和土地的变肥不计在内)1980年2,197元(人均14.26元),1981年7,043元(人均45.73元),1982年13,329元(人均86.55元),今年预计将达到25,000—30,000元,人均从种草养畜上将收入现金160—200元。
种草养畜,在这里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一、农牧业的经济结构起了变化,农业收入占40%,种草养畜占60%;二、耕地由部分板茬过冬,变成普遍耕翻两三遍;农家肥增加了一倍;1982年的粮食产量比附近队高三分之一;三、实行了荒山种草,生物治沟,水土流失初步得到了控制;四、燃料问题基本解决,90%的人家再不挖草根、铲草皮了;五、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开始建家立业,近三年有12户盖了新房,14户买了架子车。过去,因为穷,“有女不嫁申家山”,从1975年到1979年,没娶进来一个媳妇,近三年娶进了八个新媳妇。
农、林、牧结合,有机旱作,使申家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中部地区改变多灾低产的贫困面貌提供了经验,走出了新路。
(二)
申家山调整农业结构,实行农、林、牧结合尚在开始阶段,由于种草只有四年,占草地面积80%的红豆草、苜蓿尚未大面积轮作种粮,造的林也还没有收益,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远远未充分显示出来,但开始出现的变化和得到的效益,已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
一、有机旱作,是甘肃中部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过去一个时期,认为兴修水利是解决中部地区干旱问题的主要措施,集中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抓水利工程,这在平川地区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里四分之三的耕地是山地,无灌溉条件。近二十多年来,除少数年份外,平均降水大都在400毫米左右,具备了雨养农业的条件,只要收储合理,是可以经受得住中等程度的干旱灾害的。1982年大旱,申家山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周围的队高三分之一,就是因为以种草养畜为突破口,实行了有机旱作耕作制,有较多较壮的牲畜,能够深翻保墒,作到秋水春用;实行草田轮作,土壤有机质多,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减轻了干旱的损失。看来,中部地区多年来旱灾加剧,主要是生态失调,土地蓄水保墒力减弱,轻灾便成了重灾。这样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符合中部地区的实际,而且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群众“水路不通走旱路”。
二、农、林、牧结合,是调整中部农业结构的正确方针。人口的急剧增加和随之而来的盲目垦荒,单一抓粮,破坏了农林牧之间的平衡和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中部地区的林地现在还占不到土地面积的3%。恢复农林牧之间的合理配置,应当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针,并应为之长期奋斗。但中部地区现在很贫困,这就要进一步解决三者之间如何结合,从哪里起步等问题。等粮食上去了再造林种草,多年的教训已证明这是南辕北辙,反而会加剧恶性循环。从种草起步,以草养畜,草田轮作,林草间作,综合治理,全面发展,才是正确有效的途径。而且投资少(每亩草籽费2—5元),见效快(第二年就开始见收益),收益大。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等多年生豆科牧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合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年生长期比粮食长70天,能更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比种粮食提供多几倍的优质饲料,并通过根部固氮,改良土壤,为下茬作物培肥地力。如红豆草,头年同胡麻间作播种,第二年就能收两茬鲜草(一般都在3,000斤以上),五六十斤草籽(每斤1.2元),花期放蜂,每亩可产蜜15斤。因此,种草是中部地区发展大农业的突破口,抓住这一环,就可以带动饲养业、种植业和林业。至于各地每年种多少,以及草田轮作、粮草间作、林草间作,主要采取哪种形式,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定,不能“一刀切”。
三、国家扶持同群众劳动积累相结合,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好办法。申家山在使用投资上,改变了过去只管投入、不求效益和单纯救济的办法,实行无偿援助和有偿投资相结合。头一年当群众很困难的时候,用无偿投资买了草籽、雇了拖拉机帮助群众搞荒地种草。草起来以后,又用无息有偿投资帮助群众买牲畜、羊只、毛兔、蜜蜂,发展养殖业,随着收入的增加分期收还贷款,现已收回了6,000元。这样,就将国家的扶持同农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结合了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年来,农民已从种草养畜上收入了22,569元,并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种草以前,1971年至1978年,国家曾给这个队援助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也给了不少的无偿投资和救济款,但只见投入,不见产出。可见,花钱的方向和办法也要研究,搞不好也会形成恶性循环。申家山这种使用投资的办法,证明了把国家投资同农民群众的劳动积累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国家投资的作用。这样,把一部分投资变成周转性建设基金,在流通中多次发挥作用,也有助于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三)
长期穷困的申家山,在短短的四年内初步改变恶性循环,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只要方向正确,办法对头,措施得力,农民群众同科学技术相结合,扎扎实实地干,中部大部分地区,就能够在四五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内摆脱穷困,逐步富裕起来,大踏步前进。
一、让一点红带来满园春。推广申家山经验,实质上就是调整农业结构,推广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有机旱作耕作制。现在就是要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以种草植树为突破口,推广有机旱作。并根据资源科学规划,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在一二年内把草种起来,以草兴牧,发展养殖业,促林促农,进而带动加工业,广开致富门路,力争在四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内,使这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基本做到稳步增长,牧业、林业、多种经营有个较大的发展,人均收入现金达到150元,让农民逐步富裕起来。
二、更上一层楼。申家山实行有机旱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应因势利导使其向前蓬勃发展,注意研究解决好发展中的新问题:如,怎样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按照科学的规划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进行多次生产和深度加工,提高经济效益;探索和研究适合当地特点的、农林牧结合的最佳比例和草田轮作制度,逐步建成合理、高效的生产和生态体系。有必要选择一个县成立开发中心,由农、林、牧等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集中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组织进行资源普查、区划规划、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取得开发中部地区的系统经验,加快前进的步伐。
三、少花钱、多办事。目前,国家不富裕,农民底子薄,只能是国家给以可能的扶持,更主要的靠农民劳动积累创业致富。我们必须着眼于改进现行投资使用办法,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一是要适当减少单纯救济和无偿投资,多用以工代赈和有偿投资,扶持农民进行开发性生产,把一部分投资变成周转性的发展基金,引导农民要干着吃,不要等着吃,把钱用好用活,越用越多。二是适当集中现有农业投资,在中部丘陵区重点保证推广有机旱作,种草养畜,促林促农,综合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大地发挥农业投资的效益。
四、开发智力,科学务农。申家山的实践证明,中部地区要摆脱贫困,广开门路,尽快致富,必须开发智力,科学务农。这就需要:一、调整我们的政策,鼓励技术人员到生产实际中去,同群众结合,指导群众发展生产。二、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并大量培训农民技术员,充分发挥农村中各种能人的作用。三、要十分注重智力引进,这是加快这一地区开发致富的战略措施,要有远见,有胆略地采取各种办法,从先进地区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各类技术人才,以尽快形成一支同农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技队伍,为中部地区的全面开发提供智力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