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山海经”和“草木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25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山海经”和“草木经”
田 边
福建省前几年提出,在福建要大念“山海经”。福建有山和海的优势,大念“山海经”,就是要宣传这个优势,发挥这个优势。西北干旱地区风沙肆虐,水土流失严重,农牧业不振,主要原因是草木稀少。最近一位领导同志说,在西北干旱地区,要大念“草木经”,就是要动员大家都来种草种树。
念“山海经”与念“草木经”,内容不同,出发点则一,都是从各自的特点出发,提出本地区的奋斗目标,动员人民起来为之奋斗。这种做法实在好。
在“左”的错误泛滥成灾的年月,全国地不分南北,统统要“以粮为纲”,只准念这一本经。结果是不少地方农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这几年,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传统,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允许各地从实际出发,各念各的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就迅速改观了。比如西北干旱地区,影响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山头裸露,植被太少,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绿草和树木是固定太阳能的巨大工厂,能够为生态系统提供大量的氮素,能够保持水土,吸附灰尘,减少污染,调节地温,保护环境,所以,种草种树,是在这个地区实现良性循环的第一个环节。没有草和树,就没有有机旱作,就没有农牧业的持续增长。这就是在这里要提倡大念“草木经”的缘故。
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差异极大。这个特点,决定了各地不能同念一本“经”,只能各念各的“经”。当然,人们对于所要念的“经”,必须经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按照本地的特点和自然规律,去科学地选择。该念什么“经”,就念什么“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