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治沙能手“沙打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25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治沙能手“沙打旺”
燕青
“沙打旺,沙打旺,风沙越打它越旺;黄土高原扎下根,戈壁沙漠换绿装”。这是甘肃黄土高原的群众传唱的一首新歌谣。
“沙打旺”生在戈壁,长在戈壁,因“风沙越打它越旺”而得名。风沙可以把它的种子卷到空中,但一旦让它落到地上,见一点水分就萌动,七八天时间就破土,不到一岁,就成了风沙中的铮铮铁汉;二三年后,一棵棵又粗又大的“沙打旺”结成家族,丛生连片,葱葱郁郁。狂风袭来,它们抖动身躯哈哈笑;沙尘飞来,它们垫在脚跟,站得更高;暴雨倾泻,它们挺起茂密的叶片,保护住身下的泥土。凡是有它生长的地方,土壤的冲刷减少90%,水的流失减少55%。
黄土高原上的旱魔是够凶残的了。但是,它也不是“沙打旺”的对手。“沙打旺”的根系深入土中四五米,土壤深部的水分、养分,它都能尽情吸吮。它的根部还长着一个个“氮肥厂”——根瘤菌,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氮肥。科学试验的结果表明,生长过“沙打旺”的地方,土壤的含氮量增加30%。
“沙打旺”不仅忠心耿耿地为人类防风固沙,而且,它的产草量及其营养价值,在牧草中也是佼佼者,既是优质的绿肥,又是家畜家禽的美味佳肴。据测验,三四岁的“沙打旺”,每亩年产鲜草两吨左右,鲜草中含粗蛋白4.8%,粗脂肪1.87%,粗纤维29.04%,氨基酸9.31%。
过去,“沙打旺”繁衍后代,是在种子成熟后,驾着风沙四处安家。现在,这个为人类造福的功臣,被人们请上了飞机。它在黄土高原上,繁殖得更多了。等到黄土高原换上了绿装,生态实现了良性循环,贫穷变成了富裕,人们煮酒论英雄,谁也不会忘记这“沙打旺”。(附图片)
李锡武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