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漆画联展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8-30
第5版()
专栏:

漆画联展观后
 吴劳
参观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福建、江西、天津二省一市的漆画联展,我感到这支既古老又年青的艺苑之花,正以自己强劲的生命力,显示着自己独特风格,欣欣向荣地开放在我们社会主义的艺术园地里。这是各地的漆工艺美术家的刻苦钻研创作的成果。
漆画,首先是画而不是器。它和其它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创作,因此,必须遵循艺术创作规律,重视反映生活,并应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但它在制作方面又有别于其它绘画艺术。这种区别,恰恰是它的独特性、局限性和繁难性。而艺术家一旦认识了这些特点,就能扬长避短,有所突破,有所前进。
福建的作品在磨漆工艺方面较突出,江西在刻漆点彩方面较为侧重,而天津则偏重于新技术新形式的探索和研究。这种植根于共同的土壤而又各有所侧重的开拓研究,必将使漆画这一艺术品种日渐丰富和发展。
漆画艺术,它既有东方艺术的气韵,又有现代工艺的风彩。从这次展出作品的装饰技法来看,就很丰富多采,除刻漆外,还有研绘、堆漆、镶嵌、填漆、变涂等。虽然它们在运用材料上是相同的,但每位作者似乎都不愿走别人走过的路子,总是设法在平淡中求得新奇,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从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来看,这次展出的漆画也是多姿多彩的。漆画是以大漆为主加上其它材料制成的,只有掌握了这些材料的特性,才可能在制作过程中运用自如,使作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愿望和艺术情趣,并显示出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艺术特点与魅力。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陈祖望的《百花园》、陈圣谋的《憩》和《家族》、蔡岳云的《夕照》、易武的《女友》、傅周海的《东坡赤壁赋》、游明元的《猫头鹰》、吴川的《木偶雕刻家江加走》、郑益坤的《鱼乐》等都各具风采。这些经过研磨的画面虽光滑如镜,但却能把内蕴丰富的色层交错和变化万千的纹理,跃然于画面,给人以深奥莫测的美的感觉。
漆画的表现方法和装饰风格虽有不同,但在利用原料的性能特点上却是一致的。大漆的性能特点之一,是它的透彻晶莹,漆画就是利用这一特性,作为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事物美的。透彻晶莹的度数如何掌握,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足则显示不出画面的层次和蕴而不露的艺术效果,过之则易显得单调媚俗。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不少作者都很好地掌握了这个“火候”,如尹呈忠的《锤炼》、童建颖的《心中的歌》、陈伯程的《勤嫂》、何小薇的《雾》、黄维中的《晚霞》、张伟杰的《童年》等。此外,大漆还具有耐高温、耐酸碱的特性,在今后的建筑艺术室内装饰方面有着广阔的前途。
我祝愿漆画这株与人民生活、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艺苑之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艺术上可以吸收一些先进技术,但不要在现代工艺的潮流中,丧失自己的民族特点,或不知不觉地朝完全商品化的方向滑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