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人们改变着沙荒的面貌 ——读者王波报告冀西造林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18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人们改变着沙荒的面貌
——读者王波报告冀西造林情况编辑同志:
我告诉你:最近林垦部冀西沙荒造林局(以下简称造林局)领导行唐等五县人民,在半月之间完成了六千七百七十七亩的伟大造林工程。
要绿化这些大沙荒,首先要建立起群众完成这个伟大任务的胜利信心。今年九月以后,专署、县府、区政府都分别召开了造林积极分子会议;造林工作同志分别亲到各重点乡,给群众讲造林的好处和办法。公私合作造林的办法,群众非常欢迎。这个办法是按股分红,造林时出了劳力的,把劳力算作多少股;出了树苗的,把树苗算成多少股;在你土地上种树的,你的土地也算作股,将来树长大了,大家按股分红。群众“给公家栽树”的错误想法被消除了,他们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造林合作社。造林开始前,造林局把有关林业的照片送到行唐、新乐、正定、无极、藁城去展览。十月十日左右,有七千余群众参加的造林工作就开始了。
正定东慈亭二百个工,三天完成了造林八万余穴,每工每日平均造林二百七十穴。行唐南高里造林合作社,提出划组分段办法,十人编成一组,科学分工,六人分六行挖坑,二人放秧,二人埋土;组员提出“快挖坑,快放秧,快封土”的竞赛口与。民兵副队长祖老三第一天挖坑四百多个,青年小伙子祖金海不服气,提出超过他,果然第三天他挖了五百八十个坑。到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右,沙荒地上就已经植上一百七十一万八千零五十四棵洋槐、紫穗槐了。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林业干部都深入各小组指导,群众说:“造林局有研究,这样作保证栽一棵活一棵。”
明年春天,这六千七百余亩不毛的沙荒地,就因这一百多万棵洋槐、紫穗槐生长出来的柔嫩绿叶而变成了美丽的防风林。
王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