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不要忘了大众化、通俗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06
第5版()
专栏:文艺随笔

不要忘了大众化、通俗化
董大中
近来,在一部长篇小说的《后记》里,看到一种意见说,他们决定采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因为“文艺大众化、通俗化的任务,仍然非常急迫和重要。”我觉得,这个意见很好,在当前尤有重要的意义。
请翻阅一下我们的文艺刊物吧,“普及”这个词似乎已经消失,“大众化”也只在一些研究老舍、赵树理等的学术性文章中才能见到。好象我们的文艺已经到了只讲提高、不讲普及的时候。于是,晦涩朦胧、时序颠倒、镜头跳来跳去的小说、电影出来了。当然,这些东西即使二亿人看不懂,也总是有一小部分人喜欢的。问题在于,二亿以上的人能够看懂的东西太少了。只想着“提高”,忽视“普及”,忽视“大众化”,这现象值得重视。有的同志说,现在人们文化水平提高了,你写通俗化的作品,谁看?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妥当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艺术。一件艺术品,主要应该看在本国是否受欢迎,拥有多少读者。不可想象,一件在本国只有少数人喜欢、甚至不受欢迎的作品,能够具有世界影响。我国的《红楼梦》等作品之所以“打入世界”,首先在于我国人民喜欢它。可以说,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容易为其它国家人民所瞩目,所欢迎。
文艺必须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四十年前,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刚一出版,仅在太行区,就销行三四万册。那时的读者,绝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彻底翻身,对文学艺术就表现出了如此惊人的兴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条战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八亿农民,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提高,精神生活水平也在提高。许多地方出现了“电视村”。有些大队建立了电影院。可是,可供农民欣赏的文艺作品不多。据调查,现在文艺刊物的订户,大多是中学生和知识青年,广大的中青年农民不订或很少订。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一篇作品,丢掉了我国文艺的传统,没有故事性;或者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分割成许多碎块,时而现在,时而过去,文化程度还不高的农民,读上半天还弄不清头绪,怎么行?
写“普及”的作品,大众化的作品,就不能流传下去吗?不见得。《小二黑结婚》够大众化了,现在人们仍然爱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在当时,也属普及性的作品,至今流传不辍。实际上,真正受大众欢迎的普及性的作品,必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因而也是提高的作品。
1957年,赵树理写过一篇文章,叫《“普及”工作旧话重提》。他的总的意思是,不要只谈“提高”,忘了“普及”,还要时刻想着全国人民。时间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今天仍然存在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今天所谈的“普及”和过去很不相同,但普及工作仍然需要,而且长期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