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戈壁滩的向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0
第8版()
专栏:

戈壁滩的向往
刘真
路途真叫长,好象汽车永远跑不到尽头。只有司机在忙,别人都在休息吧?不一定。如果人们思想着的一切都是物质的,这客车就装不下了。我和许多人一样,总爱一面坐车,一面东想西想,头脑象长了翅膀。但此时此刻,这一望无尽的大戈壁滩却使我想不到别处去,它让你思考个没完。
一道道波纹闪闪的流水,在公路的前面横穿,涌流,当汽车跑到跟前,什么也没有,路两旁还是只有粗沙、石子儿。不远处的左边山脚下,是好大一片湖,水里有小山的倒影,边沿上停着不少船只。看不清是人还是树,一片又一片,很繁荣。我问司机:“那里真是湖吧?”司机拉长了脸说:“鬼也没有,还是秃山和大大小小的石头。”
噢!我在想,大戈壁象困境中的人一样,它幻想出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无可夸耀地夸耀着,显示着,多么叫人同情、怜悯又可惜哟。可惜它这千古无人过问的辽阔和荒凉,正象有人说的:山上没有树,空中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草丛和庄稼,更不见行人和村庄。戈壁滩的宁静,象在严肃地发问:“真正荒凉的应该是地球遥远的过去了,叫做今天的今天,不能白白是今天了吧?”它这空旷的辽阔和寂静,在等待着回答。
这里还是河西走廊呢,听说古代这一路上,有不少的驿站,有水井,有那些不断来往于中外的商队。嘉峪关,玉门关,阳关,还有这望不尽的高大的烽火台,如果没有水,古代那些成千上万的官兵,怎么可能来这里征战、守卫呢?神圣的祖国,我无限热爱那些勇士们,和沟通了丝绸之路的古人。
车停了,在一座巨人般永不倒塌的烽火台下,我们捡起了一个碗片片,一看上面蓝色的花纹,大家说这是明朝的物件。这花纹象眼睛,从古代照射过来,代表这辽阔的荒芜,乞求地望着我们。我想,如果它是活着的古人,这乞求的眼中会流泪的。地上一棵孤单单的草,那枝叶象孤儿的小手,伸着,向人们伸着,它要热情,要智慧,要繁荣的未来。难道不是这样吗?越看越是的,谁不疼爱这样伸着的小手呢?碗片片象这小草的古老的祖母,她虽没有了手脚,小草替她向人们伸出了手呢。
大概谁也会想给后人留下点有用的物件的;如果不是这样想,那人们的头脑就比这大戈壁滩还荒凉得可怕,可悲了。
火车过了兰州的一路上,没有来过甘肃的同志们,都很惊奇,不断叹息,讨论:“为什么山上不种树呢?”“干燥少雨,树不会活吧?”“看,那不是有树吗?它怎么能活呢?”“人少,没有人种吧?”过了张掖,看到黑河两岸大片大片的戈壁荒滩,我惊喊起来:“水,在水边为什么让这么多的土地荒着?有草的话,这不是很好很大的牧场吗?”有人回答:“人少,没有办法治理吧?”当地的同志说:“这算小片,你去看看大戈壁吧。”这时,我又惋惜又沉痛的心情还是有限的,因为还能望见树木、草滩和田野里的庄稼。从酒泉出发到敦煌,这望不到尽头的大戈壁使我痛苦、惋惜的心情就是无限的了。尽管这里的秃山,沙漠,大戈壁,也还是刚开头,这辽阔的荒芜已经够人一看了。难怪张掖的同志对我的大惊小怪,那么平平淡淡地不以为然了。
望着这大戈壁,不能不使人想到那些拥挤的城乡。为一小片宅基地,人们发愁,生气,占责任田盖房。广播里天天说:“我国耕地面积少,人口众多,不能占用责任田当宅基地……”此时此刻回想这声音,别提叫人多么别扭了。那些人口拥挤的地方,把人的心里堵成了一个个大疙瘩,我真想说:到这里来吧,在这里可以圈起千万亩的大院子;把院子变成草原,耕地,工厂,该多好啊。
大戈壁的辽阔使人舒畅。它的宁静使人深思。就是它这沙漠,沙丘,沙山,我也喜欢它们的明亮和干净。水,船,树木,草原,庄稼,它这海市蜃楼的幻想,又是多么的美呀。幻想常常是可笑的,孩子般可笑的幻想,并不都是不能实现的。
当我回到内地拥挤的城市里,立刻又想念大西北时,报纸上传来了这样的消息:二十一世纪重点开发大西北。党中央紧急号召全国青少年立刻行动起来,多多采集草籽,树籽,支援甘肃,并且开列出了什么样的草籽能在那里生长的名单。
这就是对大戈壁那向往的回答。是的,那荒凉将会成为过去,今天,将不会白白是今天了。我感动,我欢欣鼓舞,那一路上沉重惋惜的心情得到了安慰。就是应该这样,象1949年,当进军的号声一吹响,欢跃的千军万马,立刻出发去消灭马匪军,为人民,为红军西路军那些惨遭活埋、杀害的烈士们去报仇雪恨。象那时一样,大戈壁那坦荡的怀抱,迎接横刀立马,一惯飞奔在前面的战将彭德怀。象那时一样,解放区的大人孩子,为支援前线,不分日夜的运输,奔忙。滴滴汗水,汇成了激流大海,和战斗员们一起,到大西北去,到大西北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