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草莽英雄”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1
第2版()
专栏:

“草莽英雄”赞
本报记者 颜世贵 郭伟成
“谁英雄,谁好汉,种草种树比比看!”在甘肃,无论是东部黄土高原,还是西部河西走廊,这些年涌现出大批种草种树的“草莽英雄”,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改变着家乡的面貌。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几位。
活愚公——郭富山
会宁十年九旱。要说红嘴山,沟里旱一寸,山上干一尺。多少年来,光秃秃不长一根草。二十年前,郭富山扛着镢头、铁锹上了红嘴山。起早贪黑,挖土平沟,只要晚上有月亮,就见郭富山在劳动。有人说他“犯傻”。
郭富山栽下第一批树苗。叶子黄了,落了,旱死了,可他不甘心。挖坑不行就修水平沟。苗活了,不见长,天太旱了。海拔1,800米的红嘴山上,下的那几滴雨不够蒸发的。郭富山琢磨着,树木根须长,要把活土换到中间,让苗根扎在活土和肥土上,准能长。他打定主意,又干起来了。从东坡到西坡,从南坡到山顶,他挖出一条又一条宽5米、深2米的梯田,又筑上硬埂。下雨天,别人往家跑,他往山上跑,把雨水引进渠里,流到梯田里。果然,树苗“呼呼”长,成活率在95%以上。农业部门总结了“郭富山整地法”,为中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提供了经验。郭富山也获得了科技成果奖,当了劳动模范。
二十年来,郭富山挖了43,000多土方,修起730多块梯田,栽下了34,000棵树,绿化了一座荒山。他磨坏了4把镢头,4把铁铲,27把铁锹。结实的榆木锹把上磨出了两道“槽”、几道“沟”。近几年,郭富山的林子生产出了300多根椽材、3万斤柴、2万多斤菜、4,000多斤水果,收入6,000多元钱,给队上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11辆架子车,还支援邻队2,500棵树苗。他已年近70,腰弯了,须发白了,还是挖山不止。他说:“为了给后人造福,我要种更多的树!”
沙海绿洲的卫士——施及人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施及人在滚滚的风沙线上已奋斗二十多个春秋了。生活的艰辛,道路的坎坷,都没能动摇过他的事业心。就象沙漠中一丛丛鲜艳的红柳,压不垮,开不败。他研究的“固沙造林技术”,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推广到河西走廊20多万亩戈壁沙漠上,宁夏和内蒙古也来引进,筑起一条条绿色的防沙林带,守卫着一个个村庄、一块块良田。
1958年,年轻的施及人,抱着“向沙漠进军”的雄心壮志,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治沙工作队,来到河西走廊民勤县的西沙窝。当时环境十分恶劣,满眼沙丘,无边无际,光秃秃,不见一点绿。起风了,天地间黄沙漫漫,迷得人睁不开眼,打到脸上火辣辣。但施及人没有皱眉,稍一停,就骑着骆驼,带着干粮,出发了。他要在茫茫沙海中,寻找到人类征服自然的金钥匙。
一年后,考察结束了。要留些人筹建甘肃省治沙综合试验站。施及人报了名,并动员在兰州工作的妻子调到治沙站来。他说:“我的事业在沙漠中!”
施及人跑遍三千里河西走廊,深入茫茫沙漠腹地,他发现沙丘间的野生梭梭,一株株,长得好旺。如果能把它移栽到沙丘上,不就起了防风固沙作用吗?他采集回来,进行试验,终于长出了绿叶。沙丘上栽不活的说法破除了。接着,又收集培育了沙生、旱生的20多个品种,使它们成为治沙的先锋。1974年他与治沙站的另一名专家合作,出版了《甘肃沙漠与治理》一书,记录了他们多年的辛勤劳动。
如今,民勤县六百里风沙线以及河西走廊漫长的风沙前沿,一片片梭梭林,抗御着一阵阵“黄龙”的肆虐。沙在后退了,而59岁的治沙专家、劳动模范施及人,尽管患有脑血栓病,仍在马不停蹄地乘胜前进……
绿化尖兵——刘双敏
十多年前,兰州部队某部开到了河西走廊,上级要求他们,在搞好营房建设的同时抓好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那时,刘双敏在炮团当营房助理员。他看看营区内外,不是光秃秃的戈壁,就是连绵不断的沙丘,缺土少水。甭说栽树,盖房子都够困难哪!然而,事情总是人干出来的。他二话不说,拟制规划,挑起了重担。
栽下的小树,一棵棵成活了,长高了,干部战士高兴了。可是有一年春天,当他们正准备大规模植树的时候,发现上一年的上万株小树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吹沙打,成片成片的枯死了。刘双敏没有泄气,去附近的林场请教,学到了适应驻地栽树的一种办法:栽树前,先要挖一米多深、七八十厘米宽的沟,然后在沟内挖坑填土种植。果真,当年栽种的树,成活了90%。
后来,刘双敏调到师部营房科工作了,还是象以往那样,今天到这个团,明天到那个团,了解树情。每年冬天,见到路旁有一块冰,一堆雪,他都要想法弄进树沟。几年来,刘双敏想办法,出主意,发动全师指战员,植树90万棵,育苗113亩,修建大小花池483个,使得一个个营区,象一个个小“绿城”。
人们记着刘双敏的功劳。去年,选他出席全军绿化先进表彰大会,他得了奖状,上了光荣榜。(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