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草木经”救活了穷山村——那坡生产队植树种草,治穷致富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1
第2版()
专栏:

“草木经”救活了穷山村
——那坡生产队植树种草,治穷致富的经验
本报记者 郗永年
从甘肃通渭县城到什川公社110多公里,沿途尽是荒山秃岭,而什川公社的那坡生产队却是一片绿洲。170多亩树林和680多亩草地散布在农田之间,庄稼穗大籽满。苜蓿和红豆草开得正繁的紫花,引来了成群蜂蝶。绿草如茵的山坡上,游动着雪白的羊群。
甘肃省先进生产者、那坡生产队57岁的社员洪作林告诉记者,这里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种草种树才救活了他们。那坡生产队地处海拔1,900多米的高寒干旱山区,合作化初期粮草间作,生产不错。后来上面“瞎指挥”,硬要这里“粮食挂帅,林草让路”,结果越搞越穷。到1962年,林草一光,牲畜剩下27头,粮食亩产48斤,有的人离乡背井。
这时,公社给这个队发来五元贷款。队长张继明召开社员大会,会上洪作林出了个主意,他说:“老人常说,‘日子要好,坡上种草’,花钱种草,翻身的希望最大。”可是当时种草季节已过,第二年开春,他们用这笔钱买了五斤苜蓿籽,种了二亩半草。这一年苜蓿长得不错,鲜草收了6,200多斤。头一步成功了,人们看到种草的好处,往后劲头就大了。他们年年坚持种草养畜,草越种越多,畜越养越好,穷日子开始变富了。到1967年,种草352亩,养大畜61头,养羊450多只,粮食亩产105斤,口粮上了600斤。五年前逃荒出去的六七个人,听说那坡有了变化,又都先后回村了。
但是,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大自然又向他们提出了新问题。1968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这个队境内的三条大沟、二十多条小岔全部发了洪水,一下冲毁了沟岔边上的二十多亩好地。这件事使他们看到既要种草,还得种树,才能保持水土,使富日子把根扎牢。用他们当时的话说是“靠草翻身,靠树扎根”。从1969年开始,他们采用“头年种草护住坡,三年种灌(木)挖树窝,五年种乔(木)能种活”的方法,经过十年努力,造出150多亩联片的乔灌混交林。同时利用“挖旧种新”的方法实行草田轮作,每年挖掉六七十亩老草地,发展同样数量新草地。种草肥地,共改造了700多亩薄田。党的三中全会后,这里实行大包干责任制,部分“三荒地”划给个人,社员种树种草的手脚放得更开了。现在全队63户,除去“四旁”植树一万多株外,实现了户均十亩草、二亩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