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藏胞怀念的“强巴”——记助理研究员卢耀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11
第3版()
专栏:可敬的人

藏胞怀念的“强巴”
——记助理研究员卢耀曾
本报记者 彭占魁
一个光辉的名字——卢耀曾,在西藏高原上传诵着。
卢耀曾是西藏农牧科学院农科所助理研究员,1955年响应党的号召,从南京华东农科所来到西藏搞土壤研究。二十六年中,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科研事业上,收集了4,000多个典型土样,成为我国第一个对西藏土壤进行分类的科技工作者。
“我要在西藏干一辈子”
为了摸索高原旱地改良经验,卢耀曾在海拔4,000多米的萨迦县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为了在西藏高寒的黑河牧区试种青稞和蔬菜,他来到这个艰苦的地方蹲点,一去就是六七个月;在山南乃东县蹲点搞土壤普查时,由于生活条件差,他得了肝炎,但一直坚持工作……
搞土壤研究,要经常同当地藏族群众接触,卢耀曾刻苦地学习藏语,努力适应藏族的生活习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卢耀曾闯过了“生活关”和“语言关”,下乡工作时可以不带翻译了。
为发展西藏科研事业,卢耀曾把个人的婚事不放在心上。1962年,他已经35岁了,母亲和妹妹想方设法在内地给他找对象,他都婉言拒绝了。农科所领导给他介绍了一位在农场工作的藏族姑娘达嘎。这位姑娘很喜欢卢耀曾勤劳、朴实、好学上进的品质。她问卢耀曾:“你生在北京,长在上海、南京,为啥要在西藏找对象呢?”卢耀曾诚恳地说:“我是来建设西藏的,这里工作很需要,我决定在西藏干一辈子。”卢耀曾和达嘎结成了夫妻。
长期在西藏干下去的决心加深了卢耀曾对西藏的感情。他每次给南京的妹妹去信,总要捎些在西藏各地采集的花、草、植物标本;他经常与藏族群众在一起,乡亲们亲切地给他起了个藏族名字——“强巴”。为了把知识传授给藏族青年,不善言谈的卢耀曾承担起举办短训班的任务,为西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员。
“长年住招待所的人”
卢耀曾懂得,在条件比较艰苦的西藏搞科研,不付出巨大的劳动、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能取得成果的。他象上满弦的钟,不停地工作着。为了收集各种土壤标本,他跑遍了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地,是农科所下乡最多的科技人员之一,被人们称为“长年住招待所的人”。卢耀曾常说:“我是搞土壤的,不下乡,我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他在西藏工作二十多年,少说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乡下度过的。
在机关,卢耀曾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到化验室里去工作,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他的办公桌上经常放着个盛糌粑的铁盒子,饿了就抓几把吃。人们说:“化验室成了老卢的‘家’,家成了他的招待所。”大家向他的妻子达嘎打听他在不在家时,总是问:“住招待所的人在吗?”
“为了工作,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在西藏的二十六年中,卢耀曾一直忘我地工作。
刚粉碎“四人帮”时,卢耀曾没有助手,没有办公桌,天天蹲在地上,一边称土,一边记录,搞土样化验。他本来患腰脊劳损,蹲的时间长了,痛苦难熬。但是,他在给妹妹写信时却说:“我荒废了十多年时间。现在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能搞自己心爱的工作,再苦也是甜的呀!”
卢耀曾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爱人达嘎看到这种情况,愿意与他一起调回内地。在上海的母亲更是盼子回沪。卢耀曾在给妹妹的信中说:“按说,我应该调回内地照顾妈妈。可是,我是研究高原土壤的,一旦离开了西藏,我的科研工作就等于零。为了工作,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他几次放弃了调回南京的机会。
卢耀曾和别的同志合作,选育出“拉萨一号”优良蚕豆品种,创造了亩产1,250斤的高产纪录,荣获西藏科技成果四等奖。他最早提出在西藏种植绿肥,进行“绿肥种植试验”,写出了试验报告。他在藏北黑河地区试种成了多种蔬菜,为解决牧民的吃菜问题闯出了路子。他还先后写出了《土壤耕作试验——深耕施肥》《土壤培肥——绿肥的种植和利用》以及关于西藏农业区划的意见等,对发展西藏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1981年4月底,他随森林调查队去林芝县考察。这时,他已年过半百,又患有多种疾病。他爱人劝他不要去。他说:“不去不行,我还没收集多少森林土壤标本,要补上这一课。”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卢耀曾在林芝跑了八条山沟,挖了25个剖面点,收集了100多份土样标本。6月19日下午,卢耀曾在更张林场考察后回住地时,路过一座独木桥,不幸坠入河中。在湍急的河水中卢耀曾不顾个人安危,紧紧抓住装有考察资料记载本、海拔仪、指南针的工作包不放。为了保护科技资料和仪器,他被激流卷进漩涡,光荣牺牲,终年只有五十三岁。
为了表彰卢耀曾的模范事迹,今年5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